分卷阅读832(2 / 2)
再不行?
依葫芦画瓢地描下来找穆休。
书房的里间就是卧室。
这里面布置的比竹屋的内部可显得富丽堂皇万分。那屏风、那软榻,就连脚榻的用料居然还是紫檀木。
出了东屋穿过厅对面的两间西屋?这同样的,明的做书房,暗的做卧室格局,却显得空荡荡很多。
书房倒是书房。
与对面那间书房又有了区别。靠近窗户的地方也是摆着一张两边儿都是翘起来的翘头案,不过上面就没什么笔墨了。
博古架也有,却没有书橱,倒是多了坐榻。
此榻与现在的木床比较相似,但比床又小了。
此刻它还是悬挂在墙上。这也可以理解,早前古人待客之时,通常是来了客人再将坐榻拿下来,所以后来就有了“下榻”只说。
所谓的“扫榻以待”的意思,应该也是暗喻当主人的扫除榻上的灰尘,专门等待客人的到来。
而一墙之隔的里屋?
更简单。
里面压根就毫无一物。
想来她老祖宗当初一定也是先乐呵呵地忙着装饰室内,结果呢?某一天,老祖宗就突然打了一个激灵。
矮油!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
所以空了呗~
关平安打了一个响指。这就对了,身为老祖宗的传人,她这后辈小儿一定不会辜负老祖宗的厚望。
赶明儿就挪出地下室的那一批家具,给好好“打扮打扮”。这什么案呀,榻呀,实在跟不上潮流了。
再出了正房,就是前堂的东西两侧各三间厢房了。话说,这建筑与如今的四合院可颇为接近,老祖宗这又是想干嘛?
背上双手的关平安摇了摇头。看来回头她还得要翻翻老祖宗留下的墨宝,没准还能找出答案。
比如葫芦仙居的来源。
东厢房一边是灶房,里面的锅碗瓢盆倒是样样俱全。边上的一间屋摆着还一缸缸的大米、粟米和一些粮食和黄豆之类的豆类。
再挨着的一间屋里面东西可就复杂了。什么原始的农具用具都有,杂七杂八地堆在一块,让人花了眼儿。
如此可见,她老祖宗还真是个明白人。啥啥都不重要,还是要先填饱肚子为妙。
相比起东厢房,西厢房三间屋就闲得更为空荡荡。三间屋更类似储藏室,里面各放了两口大箱子。
两箱子的布匹,从麻布到绫罗绸缎各类是应有尽有;两箱子的药材,从普通到名贵,更是种类繁多,还有两箱子的食材滋补品也是如此。
金子银子?
没!
珍珠玛瑙?
没!
却也让关平安乐弯了双眼。
为啥?
只因让她阴差阳错地在装药材大箱子内居然找着了一大袋种子,而且还是附赠了那种她认识的一张小篆体帛书。
种子的品种不是很多,一共就十种不到。
其中水果种子什么的,她到不在意,最可喜的是,其中居然还有紫檀木、黄花梨和金丝楠木这类树种子。
这三样,样样都是她爹的心头好。
关平安根本就不担心种不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