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036(1 / 2)

加入书签

比起硬卧车厢,她更想身处硬座车厢人群。

火车上的人很多,车厢里充斥着来自天南地北的各种各样方言,有来自天南地北的各方消息。

多听听,多看看,其实挺有意思的。

与她一排的和对面三个座位的五位乘客就有来自北方的两位大老爷们;还有一位回城的知青。

剩下两位就是蒙省的一青年和一老头。据说还是来自闻名的什么毛毯厂的一对技术工师徒俩人。

大家都是直达到岭南。

除了她和从对面坐到她身边的王知青,他们还是两个不同省份去参加秋交会展销商品的工作人员。

当然,紧挨着的前前一排,还有他们各自的同事。一上列车个个还保持警惕,轻易不提各自单位名称。

可到了这会夜深人静时,早已形如一家人。要不是车厢内睡着的人不少,他们还要扯开大嗓门唠嗑。

人,都是好人。

从她原本的座位在外侧,被让到靠窗口就可见一斑;从每到一个站台广播还未响起就不忘提醒她注意行李这点可见人心。

火车“咣当咣当”的响着,车轮与铁轨相碰产生的震颤感,车厢内孩童的啼哭声,其实让关平安并无睡意。

可要好几天乘车呢……关平安更不敢掉以轻心,谢绝了身旁的王知青建议靠在她身上,开始闭目运行起心法。

这位自报今年二十有四的大姑娘长得挺娇小玲珑的,性格也好,更因为下乡了七八年能一朝回城,笑容不断。

但是吧,话实在太多了。要是自说自话,关平安也乐意当一回听众,可老打听她的事儿,又是想闹啥?

姐们,妹子这一副尊荣连自个都嫌弃,你说你好奇啥呀?病恹恹的,瞅着就好几年吃不饱,唯有这一身军装能见人。

关平安这一运行心法,被身边的王知青推醒时,睁开双眼还有些迷迷糊糊的,一时还没反应过来身处何方。

“小叶,到饭点了,吃了再睡。”

速度回醒的关平安一双灵动十足的双眼在不经意之间观察着周遭的一切,还真有不少人拿了搪瓷杯起来。

关平安也没想到此时已经赶上午饭,她连早餐都省了。闻言,她赶紧道谢。毕竟对方担心她错过不收粮票的午餐。

今天的铝饭盒菜色又与昨晚晚餐不同,饭盒内装了三两左右的米饭,上面还有几片儿肉片儿加蔬菜。

轮到关平安时,她立马就递过去三毛钱。对的,一不收粮票,二不收肉票,而且还就单单只收三毛现金。

“香吧?”

关平安连连点头,很没见识地咧嘴傻笑,“难怪我姑给我汇了钱。我都说了路上带干粮就行,我姑说我会用到。”

“路上多买几个馒头当回礼,你姑家孩子就不会……”就不会什么?王知青笑了笑,却又岔开话题。

这傻姑娘真是傻人有傻福,当姑姑的不止寄了路费还贴了伙食。不过也怪可怜的,有后妈就有后爸。

这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军常服一看就不合身。套在身上空荡荡的,只怕还是她那个恶毒后妈带进门的拖油瓶衣服。

关平安又收到新认识的姐们一波同情,听对方问起她继姐是不是在外对她很好,在家就欺负她?

继姐?

哦,对哦。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y?e?不?是?ī??????ω?è?n?2????2????????????则?为?屾?寨?佔?点

她是可怜的小白羊,有个姐姐(套用关小兰)老看她不顺眼,后妈(套用赵秋月)老当着邻居的面抹眼泪儿。

可她就想不懂了,她爸(套用薛丁山)转业回来一个月工资老多的,后妈干啥要哭?不就是有了身子吃不上肉。

嗯,这次套上她明月嫂子。

完美~

关平安不语只摇头。她顺大娘就是这个样子滴,顺大爷一问她是不是老娘上门说了啥欺负人?

顺大娘就只管一个劲儿地摇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