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58(2 / 2)

加入书签

“罢了,儿大不由娘,同样也不由爹。朕和十三弟同样如此。”

十三顿时想起这段时间和老八他们走的近的三阿哥。

十三对于那位实际上的皇长子也是有些无语。和谁亲近不好偏偏和老八亲近,他不知道己的皇阿玛有多厌恶廉亲王一系吗。

这不是己往火坑里跳吗,以他对四哥的了解,三阿哥再这样下去,恐怕会直接被四哥放弃。

第96章

弘晔对于怎么调动民众的同理心还是很有心得的。讲那些高大上为国为民的大道理,他们是听不懂的,也没有兴趣去听。

弘晔写的故事都是民间的那些平民因为贪官污吏家破人亡。有的是因为贪官贪污了朝廷拨发的赈灾银两,有的是因为贪官污吏的陷害,林林总总,反正怎么惨怎么来。

比起喜剧,悲剧总是更能抓住人们的心。

反正弘晔将这些话本变成剧目在京城极其周边上演,一时间贪官污吏就成了过街老鼠。

皇上追缴欠款,惩治贪官污吏的行为就受到的百姓的支持。

同样弘晔知道越是偏远的地方,官员们的权力就会越大,制衡就会越少,百姓受到的压迫就会愈加无法申诉。

于是弘晔直接上折子请皇上派出巡察使,还提议查到那些事迹特别恶劣的,直接将那人的所作所为立碑在祖籍之地。这简直就是要让他们遗臭万年的节奏。

弘晔的这一举动,直接向朝廷百官揭示了他们父子对反贪污的势在必行,并且手段雷霆。

雍正对于儿子的支持十分的满意,弘晔就是最懂他的儿子。

只是雍正忘记了他不仅仅有一个知他心意的儿子,还有一个棒槌长子。

“皇阿玛,儿臣有本要奏。”弘时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

雍正皱了皱眉,觉得弘时再蠢也不敢反驳他的意思,于是就让他开口了。

“儿臣以为先帝施政以仁,所谓三年不改父道。太子所言太过严苛残酷,于先帝……”

“放肆!”雍正没有等弘时说完,直接就将手上的一本折子摔了过来。

“太子乃是国之储君,是你可以任意指摘的吗?太子乃是先帝亲封,更是由先帝亲自教导,对比你这个都没有见过先帝几次的蠢货,到底谁才是了解先帝心思的人。”雍正骂儿子那时比康熙骂儿子还要严厉。

一句蠢货,让弘时差点晕过去。被这般评价的皇子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网?址?发?布?Y?e?ī??????ω?ē?n?Ⅱ?????????????????

“仁慈,朕倒是不知道这么快你就廉亲王那里学到了这些,朕教导你十几年还比不过这几个月廉亲王对你的洗脑。”雍正看着自己这个长子,心里失望透顶。

“皇阿玛!”弘时终于觉得自己好像是惹了什么大麻烦。

下意识的朝廉亲王的方向看去。

胤禩此时怎么可能还站得住,自然是下跪请罪。

只是雍正一点注意力都没有给他。

看到弘时下意识的动作,雍正一股怒气喷涌而出:“既然你觉得自己和廉亲王一脉相承的仁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