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4(2 / 2)

加入书签

她拾起手边的茶杯,仰头一口饮尽。

本就不热的茶水已经变得寒凉刺骨,顺着喉管落进腹中,激得她抖了抖,脑袋也跟着飞快地思索起来。

和继母的那一番话,已算和家里彻底撕破脸了,她不难想到,一会儿等父亲从衙署中回来,继母会如何添油加醋地将事情告诉他。

而父亲……虽是亲生的, 却比继母更指望不上。

继母还会顾忌着后娘的身份,生怕被人指责苛待继女。亲生的父亲却一味地只管自己。

谁都有年少轻狂的时候, 若他有担当些,当初圣人践祚时, 主动低头认错, 负荆请罪,也好过后来的龟缩家中,浑浑噩噩, 只靠着杜家替他一次又一次地扛过考绩和调职。

这样的父亲,哪里会帮她呢?

想来继母已经心生警惕,生怕她的存在,会威胁全家人的前程,尤其是月蓉的婚事。

梦境里,他们被赵恒斥责后,仍然将她硬送进了定远侯府。

而这一次,虽然因为她的提前筹谋,崔贺樟已没法再用“续弦”的借口将她强行带走,但谁知道,她的父母会不会另起他意?

她必须时刻保持警惕。

幸好,现在她每到一处,身边都有赵恒派的两人暗中保护着。

赵恒身边的人,除了那个叫杨松的,是从小就跟在身边的近侍,其余人似乎都是到了边塞以后,才陆陆续续成了他的侍从。

他们的面孔很少出现在京城,因而也不必担心被人发现,引起怀疑。

……

时至十一月,天气一天比一天冷,行宫断断续续下起雪,薄薄的一层,铺开在山野间,纷纷茫茫,美不胜收。

长安城里,已有十数个西域番邦属国的使臣抵达,正等着年关时谒见大魏天子与皇族。

照往年的惯例,圣人会先派礼部与鸿胪寺的人前去安排好一切,待年关临近时,再令他们分别前往骊山,由太子亲自下山带其入行宫拜见。

然而,今年,圣人却出乎意料地让八王赵恒先行下山,前往长安,与礼部、鸿胪寺的官员们一道安顿这些西域来的使臣们。

此举自然引起朝中的许多议论和猜测。

八王从前从不参与朝政大事,这一次不过留在京中的时间久了些,圣上便把接待使臣的重任交给他,也不知是不是有重用的意思。

到底和太子一样,赵恒也是嫡出皇子,这么多年,圣上对王皇后的子女有多么宠爱,朝臣们有目共睹。

不过,虽委以重任,但到底也只封了个临时的职衔,待差事办完,依旧除了亲王的头衔,只有个六品校尉的实职在,也不知圣上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