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2 / 2)
他靠在椅背上,眼底闪过一抹挣扎,那份不安与纠结,像一团被秋风吹得摇摇欲坠的火焰。
与此同时,远在城市的另一端,陆瑾然也正坐在办公室里。
疲惫感如同潮水般涌来,他修长的手指轻轻揉了揉眉心,试图驱散眉间的倦意。
手机萤幕亮着,停留在家族群的讯息介面,那条关於「瑾然公司获奖」的语音消息,他也看到了。
他没有回覆,内心的情绪比表面看起来复杂得多。
指尖却不知为何在对话框里停留了很久,彷佛有千言万语想要倾诉,最终却化作一声无言的叹息。
陆瑾然的公司虽然刚起步两年,却已初露锋芒。
白天,办公室里充斥着键盘的敲击声和代码滚动的光影,到了晚上,即便大多数同事都已离去,仍有几盏小灯亮着,映衬着屏幕前那些专注而疲惫的侧脸。
陆瑾然从大学毕业已两年。
他与一位学长陈泽川,凭藉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和对科技的热爱,共同创办了一家科技初创公司,主攻数据安全解决方案。
办公室设在市中心一栋不起眼的小楼里,没有豪华的装修,却充满着年轻创业公司的活力与热情。
在公司里,陆瑾然主要负责产品设计和团队管理,而陈泽川则擅长市场拓展,两人配合默契。
公司虽小,却潜力无限,他们都相信,这棵小树苗终有一日能长成参天大树。
陆瑾然走到窗边,望着对面写字楼里依然亮着的灯火,那是无数个奋斗者的缩影,也是他自己生活的写照。
他修长的手指再次轻轻揉了揉眉心,试图缓解因长时间工作而产生的酸胀感。
两年来,他每天都在和数据丶代码丶计算模型打交道,生活被这些冰冷的词汇填满。
白天是无休止的会议丶决策与规划,晚上则亲自上阵,投入到代码的调试与修复中。
睡眠时间被压缩到极限,每一天都像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
然而,即便如此,他依旧如旧时一般温和从容,没有丝毫浮躁。
他会耐心指导新来的实习生,不厌其烦地解答他们遇到的难题,甚至会亲自挽起袖子,帮忙调试那些复杂的程式码。
他的专业能力与沉稳的领导力,让年轻的团队迅速稳定下来,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他们的努力也很快得到了回报,公司开发的第一款数据安全产品,在本地创业比赛中拿下了铜奖,为公司赢得了第一笔宝贵的风投。
他应该满足的。所有聚光灯都照耀着他,赞誉之声不绝於耳。
在外人看来,他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但在所有这些光环背後,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空出一块无法填补的空白,那是一种只有他自己才能感受到的缺憾。
他习惯了隐藏自己的情绪,甚至隐藏得连自己都快察觉不到那份真实的渴望。
然而每当深夜独自留在办公室加班时,这份空缺就会无声地膨胀,如同潮水般将他淹没。
那种感觉让他的指尖微凉,心底泛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惆怅。
他的目光无意间落在桌边那盏小小的夜灯上,它静静地躺在一叠文件旁,灯身是温暖的橘色,散发着柔和的光芒。
那是季凌羽送他的礼物,趁着一次节日回家,他还是偷偷地请季凌羽的母亲帮忙带给他,然後小心翼翼地将它带回了公司。
他伸出手,指腹轻轻擦过灯罩,那种冰冷的触感,像某种未曾触及的距离,隔绝了他与灯光背後那个人之间的情感。
他的嘴角动了动,似乎想说些什麽,最终却只是低低地叹了口气,轻轻按下了开关。
微弱的灯光瞬间亮起,柔和的光芒洒在他的指尖,带来一丝短暂的温暖,像某个人的温度,短暂地停留,又悄然消散,只留下指尖残留的微凉。
夜深时,他习惯性地打开社交软体,浏览着朋友们的动态,然而他始终没有点开那个熟悉的对话框。
他知道季凌羽不会主动来找他,而他也不敢主动去找季凌羽。
他们之间,似乎早已形成了一种默契的距离,刚刚好,既不远也不近,恰如其分地维系着他们之间那份脆弱的联系。
只是,当手机亮起时,他总会下意识地扫一眼,希望有某条来自某个人的讯息。
那份潜藏的期待,如同微弱的烛光在心底摇曳,可最终萤幕上显示的却总是公司内部的通知,或是来自投资人的邮件。
他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几分自嘲与无奈,然後把手机扣在桌上。
又是一个安静的夜晚,没有惊喜,也没有波澜。
他合上笔记本,靠在椅背上,闭上眼睛,试图让自己的思绪平静下来。
在心底深处,一个名字轻轻地被唤出:「凌羽……」那声音微不可闻,只有他自己能听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