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7(2 / 2)

加入书签

“还用你说?”安斯年微微皱了眉,似乎有点无奈,“豆汁儿那么乖,能有办法我早就动手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起来,耐心解释:“开灵智没那么容易的,你别看陈皮这么轻松,一夜之间变化这么大,其实是因为它天赋好,再加上年龄小,筋骨血脉都处于巅峰,抗得住身体跃迁时带来的剧烈变化。

豆汁儿……年纪太大了,身体机能本来就在衰退,代谢不好,气血也不足,贸然下手的话说不定适得其反,就好像是枯木逢春不成,反被烈焰焚尽,所以啊,只能先调理温养一阵子再来看看机缘。”

说的很有道理,字字句句都透着对豆汁儿安危的考量。

晏臻默默的偃旗息鼓,可目光扫过正亲昵地用大脑袋蹭着安斯年腿弯的巨大狗狗时,心头的憋闷和不顺眼又涌了上来——凭什么你这傻狗就能有这天大的造化?

“它这个样子,”用下巴点了点陈皮,他的语气不自觉就带着点刻意挑剔,“也太扎眼了吧?楼下的客人见到了还不得吓一大跳?引起恐慌怎么办?拍视频发网上,咱们这儿就不是美食民宿,而是网红妖怪打卡地了。”

安斯年闻言,也认真打量了一下陈皮那极其拉风的体型,肩高已经接近一米,加上卷曲蓬松的圆尾巴,身长至少超过了两米……确实过于醒目了点。

他略一沉吟,随即对着正在哈气的陈皮下达了清晰的指令:“听话,这两天乖乖待在楼上,不许下去,等这批客人走了,新客人入住没见过你的,就说你是……嗯,巨贵好了。”

反正都是卷毛,体型夸张点……嗯,品种个体差异嘛!理由很充分。

训完话,安斯年抬手拍了拍狗狗头,便转身下楼,为一天的餐食做准备。

晏臻留在原地,收回了小飞机,再默默的和陈皮对视了一会儿,不甘不愿的回了二楼。

生活总得继续,烟火气最能熨平波澜。

中午答应赵白露的那道‘鸡汤氽海蚌’,其实与‘佛跳墙’系出同门,都曾经是满汉全席中撑门面的贵价菜,堪称中式汤品的一王一后。

前者是无所不包的至繁之美,后者则追求极致的至简滋味。

简而言之,这菜特别的好做,没什么技巧,全靠顶级食材的品质承托。

首先是‘主角’海蚌,就必选鲜活的漳港海蚌不可。

这种贝类价格不菲,外壳呈现出一种浅紫罗兰色渐变的炫彩光泽。最绝的是蚌肉,肥厚、嫩滑、鲜甜无匹,蚌体内更生有一块形状酷似美人香舌的突起,因此得了个旖旎风流的别名——‘西施舌’。

光是这名字,就足以引人无限遐思。

然后就是‘灵魂’鸡汤。

吊高汤时需要三年以上、自然放养的老母鸡,用‘三茸扫汤’的方法提纯,也就是鸡肉、鱼肉、牛肉剁成肉茸,提鲜的同时,用这些肉茸将汤里的杂质完全吸附干净,过滤后制成的高汤金黄诱人,却又清澈见底,仿佛一块氤氲着浓香的浅金色琉璃。

最后上菜的时候也有讲究,需要配备上特别的瓷盏,盏下点燃一豆微火,将汤的温度控在85度左右——既能保证瞬间汆熟蚌肉,又不至于因过热而破坏它极致脆嫩的口感。

食客上桌执盏,先浅啜半口汤。

滚烫的鸡汤又鲜又甜如暖流穿透四肢百骸,喉头却异常的清冽,毫无油腻感,然后再夹起一片切好的蚌肉在汤里汆上三秒钟,入口,牙齿轻咬……

当“咯吱咯吱”的脆响,伴随着鲜美绝伦的汁水炸裂在嘴里,脆、嫩、鲜、甜、醇、清……所有与海鲜有关的美好滋味,都在这一刻达到了不可思议的平衡与统一。

正如无数老饕赞叹的那样:此菜一如宋瓷,多一分则俗,少一分则寡,人间至味矣。

转眼就快要到中午了,厨房里,砂锅中煨着的鸡汤散发着柔和的香气,处理好的‘西施舌’在碎冰上保持着最新鲜的状态,只等最后的‘汆’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