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2 / 2)

加入书签

刘铮亮脑海里此刻就想起诸葛亮骂王朗的那句话:“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但是办公室不是一个争吵的好地方,刘铮亮说:“咱们有话好好说,别闹得满城风雨。我真要给你钱,也需要筹措一下,我现在没有钱。你那三万块钱手术费,我现在就还给你。”

说罢刘铮亮拿出手机,面对面转账给他。刘铮亮想,就算我不给他后面的五十万,也许这三万块钱可以让他丧失在北京跟我打维权持久战的决心。这台手术刘铮亮就当吃苍蝇了,以后再想别的办法就是了。也许,那五十万就是个障眼法,他的目的就是要回那三万块钱呢。

w?a?n?g?阯?F?a?b?u?Y?e??????ù?????n??????2?⑤?????ō??

刘铮亮把人想得太善良了。他觉得心里堵得慌,这再也不是他爷爷那一辈认识的抚顺人了。那一辈人爬冰卧雪,给新来的移民盖房子,脱下自己的棉裤给刚认识几天的小南方穿上,帮着小南方盖房子、挖地窖、修厕所,砖头不够还会去厂里拖出一百多块耐火砖搭炉子烧砖。以前他能感受到的家乡的温度,都没了。是什么让这些东西都没了呢?不是穷,也不是市场竞争,而是机会稀缺。人啊,只要机会少,他就不容易见到亮,不容易翻身,拼死拼活也就那样,多干少干也还那样,看不到前头的亮,他就一定变成遭人烦的德行。只要有点路子,谁不想活出点尊严来?

第二天,这对父子又不请自来,还坐在昨天的位置,一声不吭,等刘铮亮上班。还是一顿好言相劝,好不容易送走。临走的时候孝子说:“刘大夫,我们也没什么正经工作,就天天在这耗着我们也耗得起,不就是一天四个馒头、两袋咸菜嘛。我看你能不能耗得起。”

刘铮亮回应道:“你有这份毅力,好好干一份工作,何愁不能成首富?”

第三天,如约而至。

第四天,不期而至。

第五天,不见不散。

第六天,孝子贤孙大闹和平医院的事上了热搜榜,主任找刘铮亮谈话。

王好主任是全国最著名的医生,他在《柳叶刀》上发表的第一作者论文,可以顶得上一个东部经济发达省份所有的医院医生发表的神经外科论文科研价值的总和,四十多岁就拿着国务院津贴,是刘铮亮这些人心里的偶像。他平时不怒而威,不苟言笑,不接受采访,更不喜欢医生们不务正业。和平医院的医生们经常被邀请去电视台参加节目,或者被请去写书,王好都是非常厌烦的,他治下的科室,虽然没有被他严令禁止,但是从他对其他愿意出名的医生的态度看,他的下属也不敢在业务能力未到的情况下贸然出位。用他的话来说,到什么山,唱什么歌,当医生的本职就是看病,要写书,辞职当专职作家去。

刘铮亮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他还是端着一杯铁观音,一边喝一边轻轻吐出一片茶叶,搁在手心。刘铮亮等了半天,他才不紧不慢地说:“我这个人吧,从来不屑于讲什么医德。天天满嘴讲医者仁心,显得虚伪做作。医生为什么要张嘴闭嘴讲自己医德高尚?这就跟编辑说自己不会写错别字、律师说自己法条背得好一样,这是医生应该做的,最基本的要求。所以我从来都不提,没意思。一个医生要是只能凭医德来建立口碑,那就是技术不行,也不是吃这口饭的料。”

刘铮亮认真听着他说话,低头看着地面,人生中仿佛第一次感受到,这个平时极为和善的老教授,要用平和的语言来对他进行一次最后的审判。

王好接着说:“但是医德是根基,根基虽然不是招牌,但根基比招牌更重要,你坏了的是医院的根基。我调查过了,那两个人第一天来医院我就调查过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