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6(1 / 2)
要交给河狸,就能够源源不断地捕来魔鳌虾,甚至不需要匠悠出力。
等这几天的狂欢节过完,匠悠最多在这儿再停留几天跟魔女们谈谈生意,就打算启程回工坊去了。
到时候河狸湖泊和工坊之间没有水路,想要大老远地把小龙虾运回工坊就得花一大笔路费,肯定不合算。匠悠不打算继续在工坊做龙虾生意,却可以把捕虾笼转手卖给魔女们,再赚一笔钱。
魔女之森则有着天时地利。魔女们可以长久地和河狸合作,既解决了上游河狸湖泊中魔鳌虾泛滥的生态问题,又能多开发一项美食产业。最重要的是,她们要想做出美味的小龙虾,就得向匠悠持续的购买酱油,这可是一辈子的生意!
有些钱自己赚不到,不如给合作伙伴互惠互利。
——当然,如何让合作伙伴明显地感受到这是‘互惠互利’,而不是他们自己赚钱的能耐,则又是一种待人处事的技巧了。
至于工坊以后除了酱油外还卖些什么……匠悠心里也有了打算,多罗狼大叔家的肉品质量好又便宜,就连这些下脚料都处理得干干净净,丝毫未遭虫蝇滋扰。匠悠觉得,趁着这里人还未发现鸡、鸭、猪下水的价值,她完全可以大赚一笔。
只是,考虑到这里人本身不大吃这些玩意,早晨来的客人又都是古怪的‘戒律派’人士。匠悠打算先卖一个早上试试看。就算万一翻车了,也不过是亏损两个镍可罢了。卤汁还能重复使用,晚上卤点巨鸟腿、小龙虾也不错。
古怪客人哪儿都有,这些人的钱未必好赚。匠悠并不打算在这些未知客群上投注过多成本,若是酱油能卖得出去便卖,卖不出去也不耗费太多成本,晚上还能接着卖给那些狂欢节的客人们,横竖都不亏。
锅里的卤味火候已经正好,匠悠拿着长勺翻搅了一下,让卤味浸泡的更加均匀一些,便关掉了灶火,盖上锅盖,让卤汁慢慢地沁入其中。
忽地,不远处人群骚动,摊贩们纷纷探头张望,随即小声对左邻右舍们传言:“来了!来了!客人们来了!”
匠悠也从小吃亭后探出头来,只见一群身穿素色衣裙、面容严肃的女人们头戴小草帽,手上挎着稻草大包包或小篮子,三五结伴地走来。
她们每个人的篮子里都装着许多白色短棍状、极有光泽的麦芽糖块——这是麦芽糖不断搅拌、拉扯后混入空气而形成的结晶现象——显然,这晨间集市能够存在至今,魔女们的麦芽糖功不可没。
在匠悠的知识中,麦芽糖正常得用发芽的麦子与糯米制作。这是由于发芽的麦子——大麦、小麦均可——中含有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从而形成麦芽糖。
但由于糯米的特殊魔法性质与突破天际的价格,魔女们自然不会选择它作为淀粉原料。不,魔女们使用的是她们自己种植的黍米。匠悠也认得这种米,就是前世日常用来酿黄酒与做黄米糕的黍,也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五谷之一。
黍的淀粉含量同样很高,古时也是老祖宗们制作麦芽糖的原料之一。
黍能在温带种植,适应性又很强,耐旱、耐盐碱、对土壤的要求不高,魔女们在山林里种植了许多,专门用来制糖。
只是麦芽糖的制作工艺繁琐,从浸泡麦子开始,历经麦子发芽并成长至合适状态、将淀粉源蒸煮糊化、拌入麦芽、糖化发酵、过滤取汁、熬糖拉糖等一系列步骤做下来,历时四天到十五天不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