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2 / 2)

加入书签

而且他们好好干几年,攒了钱买房还能变成城市户口,扎根发展,不管是市里还是首都,他们将来的孩子能享受的教育资源、医疗资源都是特别好的,一下子就改变了原来的贫困家庭。

可以说,云汐在老家,已经成为“机遇”的代名词了。

云汐还出钱给杨柳村修了路,杨柳村进城方便多了,发展自然也更好了,已然成为市辖范围内最富裕的村子。

如果是其他地方发展飞速,董家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杨柳村发展飞速,他们心里却很不是滋味。身边的环境每一年都变得更好,这对他们的影响太大了。

他们应该为村子变更好而开心,但看到村里大半的青年人都给云汐做事了,不停地往家里寄钱,让家中老人盖上砖瓦房,听上收音机,甚至还有能看电视的。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自行车,村长出门都是骑摩托,他们心里就难受了。

他们能最真切地感受到时代变好了,正在快速发展,而大家都搭上了这个顺风车富裕起来,唯有他们还留在原地。越对比,越难受,偏偏带给大家这一切的还是他们的亲妈,那个曾经被他们嫌弃的无知泼妇。

这样的影响还在继续,会一直持续很久很久。而云汐已经渐渐听不到关于他们的消息了,毕竟真的距离太远,差距也太大,老乡们心里都觉得那几个是云汐人生中的污点,自然不会提起他们,他们和云汐渐渐就真的像隔成两个世界的人了。

云汐抓住了时代风口,凭借给社会输送大量实用人才,深深扎根在这个时代,发展得又快又好。更凭借坚守初心,从不放水,让学校口碑越来越响。

多年后,她的学生已经去往全国各地,有不少人当上了老板过得不错的,还有几个特别突出扬名全国的,提起来都说很感激云汐给了他们那么好的机会,学会技术,发光发热。

云汐竟然以这种形式达成了桃李满天下,成就相当高,就连教育体系也都她十分认可。

在云汐七十岁的时候,终于准备退下来,小张的研究成果也相当喜人,开了自己的公司。有权威杂志特邀他们母子一起接受采访,全程都可以看得出小张对云汐很照顾。

主持人笑说:“李校长有福气,张总好孝顺。”

云汐笑着点点头,“是啊,这个干儿子跟在我身边二十多年了,又懂事又孝顺,一直都这么贴心。”

小张在旁边道:“该说这么出众的人是我妈妈,是我有福气才对。”

主持人忙道:“没错,李校长太出众了,真的是我从小到大的榜样,特别厉害。听说李校长准备退休了,是打算颐养天年吗?您的学校和商业方面的事,是由张总接手吗?”

云汐笑起来,“他呀,自己一大摊子事,哪有空管我这摊?他有自己的事业规划,他们公司推出的手机,性能都很好,想要更好还需要投入更多精力,无法兼顾学校这边。

好在这些年我教过的学生、资助过的孩子,有很多能力出众的,管理我这一摊完全没问题。”

主持人有些诧异,“这倒是和一直以来的后代继承不一样,我想很多人也会和我一样诧异,没想到李校长会把一手创办的学校和商业传给……学生或者其他人。抱歉,这个可以问吗?”

云汐不在意地摆摆手,“没事,其实大家都知道我有亲生子女,还有四个,在我离开家的时候,孙子孙女也都有了。大家习以为常的就该是后代继承吧?因为有血缘关系。但我在一无所有的时候就清楚地意识到,人与人能否相处好,与血缘根本没关系。

事实证明,我后来和小张亲如母子,像你刚刚也问过我会不会让小张继承,就是因为他虽然不是我亲生的,但是我认下的干儿子,名义上还是我的孩子。那多年来一直在我身边的学生,和我资助的孩子们,其实也就差一个‘名义上’,对吧?

所以只看本质的话,他们和小张是一样的,都和我相处得很好很好。我没有一定要把东西传给血脉后代的执念,那么给谁就重点看他有没有那个能力,这样想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主持人点头道:“我现在理解了,我只觉得您的思想觉悟特别高,已经不局限在世俗里面了,怪不得这么多年您一直是榜样般的存在。请问您是怎样拥有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