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7(1 / 2)
该事件当时引起了很大争议,作为公共安全的案例被讨论了很久。
不过自那之后,童昭珩就几乎再未听过关于亚特兰蒂斯的任何负面新闻了,想来那之后管理团队也是花了不少心思在优化游客体验上,虽然就他自己而言,并没有体会到多大的区别。
倒不如说,这一次的进馆经历简直是糟糕透了。
“那个应急逃生舱,你有权限使用吗?”童昭珩又问。
可惜冼观摇了摇头:“只有每个研究室的负责人有权限,但研究室的负责人不是每天都在馆内,需要通过邮件书面申请,获批后才能使用。”
童昭珩表情不由得裂开,抓狂道:“都叫应急逃生了,谁还有空写书面申请啊!而且现在我们连电话短信都送不出去,我还发邮件呢,要不要飞鸽……飞鱼穿书算了!”
冼观摊开手,表示这也不是他规定的。
童昭珩只得重新关注走路出馆的方案。一小时一刻钟,时间根本不够。上一次管道破裂在15点一刻左右,第一次的电梯卡滞和本次鱼群发疯都在15:40左右,也就是说全馆进入二级警戒的时间基本可以确定了。那么从下次循环开始到被困,将只有四十分钟随意活动的窗口,他们最多来得及回到B1层而已。
不过不同区域的鱼群是隔离饲养的,应该不至于会交叉传染,或许B1真的更安全?
但问题的核心是,那些古怪的荧光藤壶真的就是问题的源头吗?那它们都是从哪来的,又是通过何种渠道污染B2层的呢?
管道,对了,是管道!
“B3层有一种管道,大概八十厘米的直径,管身是灰色的,贴了这样……这样的标志。”童昭珩掏出手机打开绘图APP,几乎一比一还原地复制出一个图标。他递到冼观面前,问:“这是做什么的管道?”
这一次冼观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问:“你怎么会知道这个?”
“我……我小时候见过,哎你就别管了,满足一下我临死前的好奇心不行吗?”童昭珩也不怕露馅,反正如果死掉,一切又要重来。
“是采集管道,原来用于采集海底泥沙以分析海洋环境、矿物质含量和微生物提取。”冼观说,“不过早已经废弃不用了,为什么问这个?”
童昭珩思忖片刻,心一横道:“我说……我其实经历了时间循环,你信吗?”
第11章 珊瑚步道
冼观尚未回答,原本沉寂少许的大厅忽地又吵闹起来,连声惊呼叫两人同时抬头看去,竟发现巨大的观景玻璃墙不知何时出现了若干放射状裂纹。原本已经被耳朵屏蔽的撞击声再次清晰起来,“咚咚”的声音变得存在感极强,仿佛下一秒,岌岌可危的玻璃幕墙就会全部碎裂,而他们所有人都会被万吨海水淹没,沦为变异怪鱼的饵料。
童昭珩也有些坐不住了——理智上知道自己无计可施是一回事,但生理上对死亡的恐惧却难以忽视。他眼神开始乱飘,脑子里胡乱想着,自己一口气能憋多久,浮上房顶后能不能躲进什么管道里之类荒唐的计划。只是所有念头还未来得及成型就被大脑胡乱搅碎,变成纷杂的噪音,让他烦躁不已。
肩膀被搭上一只手,童昭珩不耐烦地回过头:“怎么了?”
“你在发抖。”冼观说。
“我,我……”童昭珩一时语塞,“能不发抖吗,玻璃要碎了,我们所有人马上全都要死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