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1 / 2)
三两步追上目前都还全须全尾的同学老师们,从身后拍了拍冼观的肩膀,一脸菜色地捂着肚子。
小刘挑眉惊讶道:“怎么了?”
“小观老师,我身体不太舒服,”童昭珩主动说,“你能不能带我去医疗室休息一下?”
冼观定神看着他的脸。
眼前的年轻人面色苍白、眼珠乌黑,眉间藏着一丝虚弱的忧郁,白皙脖颈上渗着细密的汗珠,脸上的痛苦不似作假。
冼观点点头:“当然可以。”
一如上次那般,冼观带着他来到休息室,而班上的其他人则在B2层随意转转。休息室的灯光依旧温暖柔和,童昭珩总算喘了一口气,刚才被血肉活生生绞杀的感觉依旧残留在他每一寸骨头上,但他现在没有时间为此沮丧或不适了。
他必须在极短的时间内说服面前这个冷静、理性的男人。
童昭珩坐在病床上,清了清嗓子,选择直击重点:“我知道这听起来很荒谬,但我已经死过四次了。”
他声音比自己预想的要平静,但仍然掩饰不住细微的颤抖。
冼观本在取用测量血压和体温的设备,闻言动作微微一顿,回过头,静静地注视着他,童昭珩紧张地接受着他的目光,大气不敢出。
“这就是你说的身体不舒服吗?”冼观伸手要来探他额头。
童昭珩没有躲开,眼睛直直看着他,认真地一字一句:“我是认真的,对于你而言,我进入亚特兰蒂斯是在不到一小时前,但对于我而言,已经过去快十二个小时了。我不断地进入这里,然后发生意外死去,再重来一遍,这已经是我们第四次相遇。”
冼观露出困惑的神色,但却礼貌地没有骂他神经病,童昭珩赶忙接着道:“等会儿你会带我们去负三层的海洋地质实验室对不对?亚特兰蒂斯有亚洲最大、世界第二的三维应力监测网,以及高精度的海底地震预警模型。整个岩石圈三维应力监测的传感矩阵,是由1200个植入海底断层带的纳米级光纤传感器组成的。量子计算机实时解算地壳应力张量,再由AI预警系统将地震概率转化为色阶图……这些我都听过一遍了。”
冼观看了看手里的体温计,似乎意识到并不需要了,于是放下手中的东西坐在床边。
“这些在网上也能查到,或者是你之前来参观过。”冼观淡淡地说,“你别这个表情,我只是在陈述合理的可能性。不过参访都是实名登记的,我当然可以立刻去验证你是否来过,但要花费一些时间,而你看起来很着急,所以你接着说吧。”
于是童昭珩感激地点点头,开始讲述。
他的记忆如同高清录像带,一帧一帧地展现那些恐怖的场景。第一次,被困在电梯里,氧气系统失效,窒息的绝望;第二次,负三层研究所区域,变异的藤壶喷射致命孢子,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腥臭;第三次,水族箱中暴动的怪鱼,以及被数万吨水埋葬的恐慌;以及五分钟以前的珊瑚步道上,肉质触手从缝隙中钻出,将他拖入不可名状的血肉陷阱。
他没有提及自己舍身救下对方的事——既然对方没有记忆,就不要给他增添这种沉重的信息了。
“每一次死亡都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但本质是一样的。”他的声音开始颤抖,“墙壁在蠕动,空气在呼吸,这座馆不是我们看到的样子。它更像是一个活着的生命,一个随时会吞噬我们的怪物。”
冼观没有打断他,这让童昭珩稍稍松了口气。
“我记得每一个细节,”童昭珩强调,“从触手纹路的质感,到致幻气体的颜色,甚至死亡瞬间肌肉收缩的微妙感觉。这不是梦,不是幻觉,这是真实发生过的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