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9(1 / 2)
林秀丽采访她的文章能登上报纸,等于她刘春花也能登报,这是什么?这是光宗耀祖的大事啊!她娘家刘家她婆家刘家,谁有她刘春花的能耐?
刘嫂子乐得直咧嘴笑:“我家老刘都做不到的事,现在我有希望了,小林你想问什么就问,我肯定全部答了!”
林秀丽让刘嫂子不要太乐观,可惜刘嫂子不听不听,只说完全相信林秀丽的能耐。
林秀丽无奈一笑,不过刘嫂子这么配合,对她来说是好事。
之所以会选择刘嫂子,还是因为刘嫂子最合适,林秀丽自己是军嫂,所以她先确定采访一位军嫂,军人值得敬佩歌颂,军人背后的军嫂同样值得敬佩,刘嫂子刘春花从农村出来,是最早随军到边疆的军嫂,经历过兵团最困难贫乏的时期,一心一意守好小家庭,刘嫂子不仅能吃苦,还上进,被招聘进第三食品厂工作,工作积极出色,已经被提拔成车间小组长,工作之余还参加扫盲班学习,刘嫂子本身就是励志的代表,就像很多普通人一样,普通平凡却也非凡。
林秀丽用轻松诙谐的笔调完成第一篇励志小故事,她先念给刘嫂子听了一遍,刘嫂子一会儿哭一会儿笑的,但总体上是笑更多。
“小林,你把我写得太好了,我哪有你写得那样好?”刘嫂子有点难为情,这辈子第一次被人这样夸赞,她听着仿佛她自己就像是了不起的人物一样。
林秀丽摇头,郑重地说:“刘嫂子你就是这样好,我觉得我写得谦虚了。”
刘嫂子乐得笑出声,对林秀丽写她的采访稿完全没意见:“一定会过稿的!”
刘嫂子比林秀丽这个作者都更有信心。
事情果然像刘嫂子说的那样,李主编他们这些审稿人一致通过,大力赞扬林秀丽的写作功底,这篇小故事写得太好了,他们跟着故事哭哭笑笑的,最后一张张笑脸定格,能让他们这些经常跟文字打交道的人都能生出这样大的情绪,更何况普通读者呢?
啥也别说了,故事版块就这样定了。
这篇故事很快登上报纸,反响竟然很不错,报社收到很多读者来信,说这个故事版块要继续做下去,读者爱看,多来点。
刘嫂子则是喜得直接大方地买了三十份报纸,分送给关系好的人,自家也要看和收藏的,还有寄回老家的,要让老家娘家人婆家人瞧瞧,她刘春花光宗耀祖了,谁说只有男人能光宗耀祖的,女人也能。
家属院其他军属才知道刘春花竟然登报了,而且是林秀丽采访执笔的,一时间,刘嫂子成了家属院最被大家羡慕和嫉妒的对象,谁不想登报纸?而且刘春花在故事里的形象也恁高大了!大家恍然发觉,刘春花竟然这么厉害吗?
现实跟报纸一一对比,报纸上竟然真的没说错,因为全是刘春花的经历,刘春花就是这样厉害啊!
很快整个家属院的人都知道刘春花上报纸了,传来传去的,部队领导也得知了日报上有这样一篇故事,再认认真真读完文章,领导们满意地点头,文章确实写得好,夸刘春花这位军嫂,无形中也夸了咱兵团嘛,没错没错,兵团就是这么好,未来也会像刘春花同志一样,继续进步,这样的好文章应该多来一点,林秀丽身为作者,又一次在兵团领导们那里出了名。
顾凌云和老刘被领导们特意问候了,当然这里的问候是褒义的。
领导一夸,家属院这边很快也知道了,因此大家都快酸成柠檬了,咋不是他们碰上这好事?再一想这好事是谁带来的?林秀丽林编辑啊!
不少人觉得林秀丽是因为跟刘春花关系好,所以才选择采访刘春花的,然后林秀丽发现自己人缘又猛地一下更好了,出门大家都爱跟她打招呼唠嗑。
受欢迎很好,但太受欢迎就有点影响了,所以林秀丽在休息日选择宅在家里,恰好顾凌云在家,正好能陪她,至于圆圆?圆圆是家里关不住的皮猴子,早就溜出门找小伙伴玩耍去了,顾嫂子出门跟她的老姐妹东家长西家短去了。
“虽然有我跟刘嫂 W?a?n?g?阯?发?b?u?y?e?ì????????e?n?2?????????????ō??
子关系好的原因,但这个原因只占很小,更多还是因为刘嫂子是家属院最合适的人选。”林秀丽跟顾凌云吐槽她昨晚下班回家,从家属院大门到自家门,原本十五分钟的路程被她走了快一个小时的事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