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89(1 / 2)

加入书签

他穿过大半个村子,熟门熟路地推开家门,扬声喊道:“阿父,阿娘,我回来了,快拿篓子来。”

碎煤是真的很碎,需要细细筛过,挑拣出相对完整的煤块,至于剩下那些煤粉煤粒,那也是舍不得扔的,好好被收着装在箩筐里,单独放出来。

往常只要他喊一声,立刻就有人拿着篓子出来接碎煤,但今天去奇怪得很,别说人了,连个声儿都没有。

利探头谈脑地在各个屋里窜,实在找不到人,又怕碎煤带在身上压得更碎,只能先卸下来。

最后还是路过的邻居叫了他一声,才顺着声儿找到了爹娘。

还没等他走进,就听到了兴奋的大叫:

“着了着了!”

“快试试烫不烫!”

“哎呦!”有人叫了一声,像是被烫到了一般。

“我也摸摸,唉,还真烫啊。”

“谁家的水壶空着,快打壶水来!”

利循着熟悉的声音挤进去,就看得到他阿父正蹲在几块堆叠的“煤”面前鼓着嘴使劲吹起。

看到这一幕,他第一个反应是:完了,村子里偷了大块煤!被发现就完蛋了!

随后才反应过来,他们没这能力啊。

“我们哪来这么大块的煤?”他向左右打听。

“五伯家的小孙子调皮,把泥巴扔到了煤灰堆里,婶子不舍得扔,就干脆捏把捏扔灶膛里烧了,谁知那天的火格外旺,就怀疑是加了煤。今儿正在试单独的泥煤能不能点着。”

“泥煤?”

“这加了泥巴的煤,不就是泥煤咯。”

就在说话间,他阿父从地上爬起来,气恼得直拍大腿,“太瓷实了,里头烧不起啊。”

第56章

泾阳县令手下的捕头匆匆抱着一个布袋子跑进来,一边跑还一边喊:

“大人有喜了!大人有了!”

饭厅里刚坐下,还没开始动筷的泾阳县令听到这由远及近的话,脸刷的就黑了,把筷子一撂,额头青筋暴起:

“把那麻烦东西给我绑进来!”

“哎呦!”随着一声痛呼,五花大绑的捕头被推进来,扑通倒在地上,像一只蠕动的毛毛虫。

“大人!”他抬头一看脸色,果断改口,“姐夫!姐夫有喜啊!”

泾阳县令听到这熟悉的话,火气蹭蹭蹭就往上冒。

有喜个屁!

“老子让你有喜!你才有喜了!”一脚把刚爬起来的捕头踹了个倒仰,又摔回去了。

“轻些轻些,踹坏了怎么办。”饭桌上下来一个锦衣妇人,走过来推了泾阳县令一把,“还不快把少爷扶起来。”

解开绳索的捕头抢回自己带来的布包,三两下蹦到县令面前,“姐夫,这回我没胡闹,真有好消息!”

泾阳县令打开布包,里面是几块黑乎乎的泥块,还用不知是木棍还是手指头戳出的一个个孔洞。

“这就是你说的好消息?”

捕头神采飞扬:“可不是!姐夫你看,这是不是上头说的蜂窝煤?”

蜂窝煤?!

泾阳县令本想反唇相讥,但一想到咸阳那边的重视,决定还是不要放过任何一种可能。

“试用过没有?”

捕头道:“这是煤炭厂一个临时工人献上来的,说是村中老人耗费大量碎煤和时间研究出来,一块就能燃烧大半个时辰,还没有煤块那么大的臭味和烟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