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5(1 / 2)

加入书签

想象都比不过仙人!

穷尽想象也只是幻想呼风唤雨、腾云驾雾之能,仙人直接就改变历史?!

是他们输了。

嬴政轻咳一声,给他哽住的爱卿解围,把话题拉回正事上来,

“这‘科举’应当不是像学宫中这般,简单的考试吧。”

微生雪点头,“确实是考试,但不是这么简单的考试,而是在全国范围内,针对所有读书人开展的全范围人才选拔制度。”

“在我们那儿,曾经有一句话: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嬴政被这句话说的心头一热。

学得文武艺,卖与帝王家。

这短短一句话背后,隐藏的是皇帝对思想学说的绝对权威,这是现在依旧在为百家争锋头疼的嬴政所期待的。

与他相比,底下群臣的心情就不是那么美妙了。

但他们默契地保持安静,听仙人详细介绍这“科举”背后的规则。

“根据下属各级地方机构,划分出县级的院试,省级也就是郡级的乡试,中央礼部的会试,最后是皇帝主持的殿试,每一次考试选出最优秀的一批,并授予不同等级的头衔和相应的优待。通过所有考试的优胜者被称为天子门生,那是全天下读书人的至高荣耀。”

“曾有诗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这就是在说,出身贫寒的读书人依靠科举改变命运的事。”

不仅仅是改变读书人改变命运,也是皇帝控制的读书人的思想。

当获得皇帝的认可称为全天下读书人的至高荣耀,那岂不是说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

那他们百家思想呢?!

难道要为了谄媚皇权,连自己的思想都抛去了吗!

此与走狗何异!

这让大秦一众敢跟皇帝当场叫板的大臣们全身难受,鼓胀的情绪让他们想脱口而出的反驳,最后淹没在仙人清澈的眸光中。

仙人当面,不可失礼,不可冒犯。

不过这科举内容,可以与陛下再商议商议。

“科举也有分科取士之意,按照不同的侧重点分为明经、明法、明算等多种科目,这个可以根据需要的人才灵活变通。”

微生雪喝了口水润润嗓子,继续道:“科举可以打破阶级壁垒,打开底层晋升的通道,与大秦的军功授爵制有相似之处,说不定你们这军功授爵制就是上古时期人才选拔制度的残留演化。”

众臣眉头一皱,在心里偷偷反驳:这是商君之法。

不过听仙人说与军功授爵制相似,他们拉到顶点的警惕心才往下放了放。

还以为又是一个商君呢,吓死他们了。

当初商君推行军功授爵制,废除了世卿世禄制度,把全秦国的贵族都得罪了,孝公一死他就悲剧了。但老贵族也全没了。

军功授爵制推行上百年,但真正靠此爬到决策层的平民一个都没有,在场的各位哪个不是有名有姓,就算出身低微,也有个好老师改变身份。嗯,此处特指某个站在文官首位的李某人。

考试要识字,要读书,这些都是他们远胜于平民的优势。

甚至有些武将都开始琢磨起来了,现在天下承平,以后打战的时候少了,自家也要考试考虑家族延续的问题了。家族武艺不能丢,但那些没有继承权的嘛,可以丢出去试试水了。

若是能成,就多一条晋身之路;若是不成,也是给仙人捧场,多一分香火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