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5(2 / 2)

加入书签

“其实几块钱一斤已经很不错了,就怪那东西太值钱。”周怀安赔笑,“今年捡菌子我陪你一起去。”

“少说废话,赶紧拿镰刀来割首乌藤。”

“是,老婆大人。”

两人把攀附在灌木上的藤蔓割下,挽好放背篼里,找到何首乌主根,拿起锄头一人一颗挖了起来。

块根扎的很深,杨春燕忙了好半天才看到一个圆形头部,个头不小,她的心跳快了起来,深呼吸,抑制住激动的心情,小心翼翼的顺着块根挖掘,又花了大半个小时才把首乌挖了出来。

首乌块根表皮红褐色,块根坑坑洼洼的还有不规则纵沟;大约有八九寸长,圆型的头部,下部分中间突起,沉甸甸的有些压手。

杨春燕高兴的喊了起来,“怀安,你快来看,这块首乌起码有三斤多。”

周怀安扔下锄头凑了过去,拿在手里掂量了一下,有些嫌弃的说:“嗯,是有点重,这东西又不值钱,有啥好高兴的?”

杨春燕看着他笑得一脸灿烂,“憨子,小的不值钱,大的还是值钱的,听说这么大的何首乌要好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才能长成。”

小王医生说过,野生何首乌第一年一般只能长几克重,植株长大后的头几年生长速度会加快,但过了五年后又会减慢……

野生何首乌长到八九两重,至少要生长10年。

人工栽培的何首乌,由于可以使用肥料和土地可以疏松,等等原因,一般两年就可以长到八九两。

“真的?我再看看。”周怀安又拿了过去,“燕儿,这块能卖多少?”

杨春燕上辈子挖到过一斤多重的,卖了几十块钱,这么大的,还真没挖到过,“我也不知道,明天送去县城就晓得了。”

周怀安一脸财迷,“燕儿,你估计一下!”

杨春燕把村里人挖到的那块卖的钱数换算了一下,“应该能卖个百十块钱吧?”

“长这么慢才值这么点钱。”周怀安失望的撇撇嘴,低声道,“还是牛黄好,那么大一点就卖了那么多钱!”

“怀安!”杨春燕看着他,郑重其事的小声叮嘱,“卖牛黄的事,千万不要出去得瑟,老话说,好酒红人面,金钱动人心。

如果风声传到熊大海耳里,百分百来找咱们扯皮。那么大一笔钱,天晓得会出什么事?”

周怀安不悦的看着杨春燕,“我又不傻!”

“聪明面孔笨肚肠说的就是你。”杨春燕毫不客气的戳穿了他。

“你……”周怀安气结,转念想起自己把牛撵下高坎摔死的事,觉得杨春燕也没说错,赔笑道,“燕儿,吃一次亏,学一回乖,我晓得错了,以后你就不要提了嘛!”

杨春燕没想到他会承认自己的错误,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爽快的说:“好!以后我不提了。”

“其实能卖一百多已经很不错了。”周怀安有些不好意思看着杨春燕,“我们赶紧把那块挖出来,两个这么大的,加起来就两百了。”

两百,周怀安说到这愣了一下,忽然想到两百多块,自己就能分四十多,就算小媳妇耍赖扣一点,最少也能分二十,他越想心里越美,颠颠的拿起锄头,小心翼翼的挖了起来。

杨春燕见他唇角上扬,眉飞色舞的样子,就知道他算明白了,连忙叮嘱,“小心点,不要挖烂了,烂了就不值钱了。”

“我晓得,没看我顺着边上挖么?”

大半个小时后,一块比杨春燕那块稍短小一点,颜色也稍微红点的何首乌挖了出来,周怀安高兴的拍掉块根上的泥土,“燕儿,这块有两斤多。”

杨春燕笑眯眯的看着他,“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