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68(2 / 2)

加入书签

德生堂那边,兄弟俩刚走没多远,王桢就开门了,见杨春燕一个人站在门口,“杨姐,你咋不去巷子里叫我啊?”

“没事,怀安给招待所送东西去了。”

王桢见外面放着几根麻袋,还有竹筐背篼,笑道:“你们是我见过的最勤快的药农,等我把板车拉出来,帮你拉后院去。”

杨春燕笑着上前帮忙卸门板,“我们想趁年轻多挣一点,老了过养花种草的清闲日子。”

王桢点头笑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还是有文化的人说的好听!”

“哈哈哈!”王桢笑了起来,“杨姐,说老实话,你第一次来卖草药那次,给我感觉就像我们认识了很久,明明我们才第二次见面,你说奇怪不奇怪?”

杨春燕笑笑,“可能因为我哥的原因吧,他们都说我和他最像了。”她心想,可不是认识很多年了吗,我还晓得你老了的样子呢!

王桢想想还真是,“对对对,你和杨大哥真的很像,都属于少年老成的那种。我爷爷常说杨大哥坐得住,应该潜下心来好好学医。”

第173章 172:美滋滋

杨春燕听后笑道:“我老汉当赤脚医生经常不在家,家里的活就我妈和我哥做,现在包产到户了他既要忙着采药,还要忙家里的事,更加没时间学习。”

“也是,我也是跟着爷爷才有时间。”王桢说着把门板用绳子拴好,朝后院走去,“这次有找到啥好东西没?”

“有些厚朴花,还有些厚朴皮……”

“不错,趁价钱好,多找点来卖,说不准今年价钱好,明年价钱就跌了。”

“还有小半个月的时间可以采割,错过了就算找到也只有等明年了。”

“对头!”

两人把草药拉到后院,杨春燕将石橄榄从竹筐里搂出,“你看看,这些小叶石橄榄咋样?”

王桢拿起看了看,“小叶的不错,能卖到1块钱一斤。”

杨春燕点点头,把重楼拿了出来,“我们这次进山还挖了些重楼,黄精,还找了些树舌灵芝,又打了几头黑山羊,东西太多带不动,就把能带的带下来了。”

“重楼啊,我看看。”王桢从竹筐里拿起一块,“不错,不错,我让爷爷来看看。”说着就朝外面的诊所去了。

见他急匆匆的走了,杨春燕笑着摇摇头,把重楼从竹筐里捡出来装篾篼里。

“王桢说你这次挖的重楼不错,我来看看。”王医生蹲在篾篼前。

杨春燕拿起一块大的,笑着递给了他,“你看看,有十几块年头应该有点久了,最大的几块都有斤把重一个了。”

“好好好!”王医生看了一连说了几声好,“小杨的山运的确不错哦!难得看到长这么大,还没烂根的重楼。”

“昨天去了叔伯守山的林场,先找到几颗,叔伯兄弟见后说他在半山坡还看到过,这些大的就是在那找的。”

“重楼喜欢长在阴凉湿润的地方,有的地方排水性不好就容易烂根。只有长在林子半坡,腐殖土壤厚,排水性好的不容烂根。”

杨春燕听后觉得王医生说的很有道理,认真记下后说道:“谢谢王医生。我还留了一些,准备等它果子熟了,去弄一些来种了试试。”

“重楼种植期长、见钱慢,只要有耐心前景还是不错的。”王医生笑道,“等你试种成功,我一定去看看。”

“好!”

王医生把那些重楼分成了三堆,“这四块特等重楼五十块钱一个,这堆一等的10块钱一斤,这些二等的6块一斤。”

杨春燕听后觉得和自己估计的价钱差不多,想着不算别的,就那四块大的就能卖两百块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