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37(2 / 2)

加入书签

※ 如?您?访?问?的?W?a?n?g?阯?发?b?u?Y?e?不?是?ǐ?????ω?ē?n????0????5?????????则?为????寨?站?点

周怀安摸摸鼻子,心道:不晓得了吧!大人都这样,想让你做事的时候就说你长大了,要听话,不想你做啥的时候,就说你还小等长大了再去。

杨大哥看着两个小家伙,有些好笑,“明年,明年我带你们去。”

杨大嫂从灶房出来,一手抱住一个,“河边有啥子好耍的,奶奶把大骨头煮好了,我们啃大骨头去!”

小双一手搂住她脖子,一手张开五指,“我要1、2、5个大骨头,还要这么多糖!”

“好!妈去喊奶奶给你砍五个大骨头。”

杨大嫂抱住两个小豆丁走了,周怀安和杨大哥提着虾筢、水桶出了门。

杨春燕和杨母在后院,围坐在一口木盆前拔鸡毛,老母亲杀了只老母鸡,打算炖菌子给两人吃。

“今年的日子好过多了,你老汉上午去大队卫生室,下午就回来帮忙,就是有的时候要走老远给人看病。白天还好,有时候半夜三更的,我都担心他出事。”

杨春燕笑道:“不会有事的,那些来喊他的人会照顾好他的。”

她记得前世自己走的那年,妈老汉已是八十高寿,两老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做事比自己还利索,就怕他们晓得自己走后,会大病一场。

杨母笑道:“他也这样说,还说我瞎操心。我想让你大哥跟他学两年,他也不用三更半夜的还出去,可现在家里那么多的活要干,去哪找功夫?”

杨春燕想起那天王桢说的,“我觉得田地里活多的时候,可以雇人帮忙干两天,让大哥好好学习,把行医证考下来。

现在和吃大锅饭的时候不一样,家家户户都那么多田地。就算我们家地里收的粮食不多,可以去村里那些粮食多的人家买。

地里刨食吃苦死苦活,最多就够温饱,连买样像样的家什都要借钱,还不如好好学医,最起码比种地轻松。那天小王医生还说,大哥不潜下心来好好学医可惜了。”

她想到前世大哥就只会正骨,会看些一般的感冒,想想真的挺可惜的。

杨母听后想想觉得也是,“要的,我和他们说说,钱吃亏总好过人吃亏。”说着又指着菜地里的杨父,“你看你老汉,回来除了帮忙带一下大双、小双,就去看那些草药。”

杨春燕把拔完毛的鸡放盆子里,“我去看看老汉都种了些啥草药?”

“去吧!我去把鸡炖起来。”杨母端着盆子朝水井边走。

杨春燕去了菜地前,见菜园子里种了几颗重楼,靠着墙根的阴凉处种了一排三叶青,看起来长势不是很好。

旁边两个破陶盆里还种了两棵老虎须,看样子已经种活了。

大多是些跌打损伤类的草药,和一些医治伤风感冒的药材,都是些平时不容易找到的草药。

杨父抬头,看着她笑道:“看着在山里活的好好的,挖回来还没在山野里鲜活。”

“怀安请王医生帮他找了本种植草药的书,我看了看,上面说要根据草药原本的习性来种植,才容易活。”

杨父点头,“你大哥也这样说,他把挖回来的三叶青靠墙角阴凉处种了,很快就返青活的好好的。见血清倒是好种,只要地肥足,土质湿润就能活的好好的。”

他又指着那几颗重楼,“他又把我种的这几棵重楼挖出来,种在拌了谷壳、沙土和山林里挖的腐土里面,才长得好了一些。”

杨春燕听后笑道:“等你们摸索出种植的经验,我的荒山地也开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