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15(2 / 2)

加入书签

杨春燕婆媳几个因为这年头农村的一些风俗习惯,没去新房那边看热闹,而是在家准备上梁酒的饭菜。

老爷子带着喜气洋洋的周父、周怀安兄弟几个,扛着八仙桌一起去了新房那边。

三代人到了那边后,在新房挂上红绸,房梁和堂屋大门贴上大红对联。

兄弟四人的房梁上统一贴着:“家业振兴凭双手;栋梁凌空靠齐心。”横批,“上梁大吉。”

然后将八仙桌摆放在堂屋正门外,摆上周母提前买好的供品,香烛,毕恭毕敬地点香、叩拜。

周父看着四栋并列排在一排的新崭崭的砖房,眼泪花在眼眶里打转,暗道:总算给四个儿子把房子修起来了……

老爷子看了他一眼,拍了拍他,“好了,以后就不用愁了。”

“嗯嗯!”周父用袖子擦了擦眼,“老汉儿,辛苦你了。”

老爷子眼角堆起细密的褶子,“肉麻兮兮的。”

周怀安兄弟听后看着两人,笑嘻嘻的齐声说道:“爷爷、老汉儿、辛苦你们了!”

老爷子高兴的摆手,“不苦,不苦!你们好好的就行。”

周父搓搓手臂上的鸡皮疙瘩,“少在那肉麻,以后跟老子争点气,让人家看看我周大松没白养你四个。”

“晓得了!”周怀安兄弟四个对视一眼,笑容像花儿一般绽放。

周怀安点燃鞭炮燃放后,等先生看好的时辰一到,上梁仪式正式进行,主持上梁仪式的总木匠朝堂屋走去。

这年头修建新房,举行上梁仪式的总木匠都是由大师傅担任。

总木匠在先生定好的时辰,把工具放在簸箕里面,将写着紫薇高照的旗帜钉在房梁上,把周家准备好的红绸挂到梁上。

一大早外面就站满了看热闹的乡亲,还有些带着小孩,都等着周家上梁仪式过后抢撒下来的花生、糖果。

早上六点过六分,正式上梁,寓意六六大顺。

总木匠点上香烛吟唱起来,“民间小子周某某,辛苦半生终于修建自己的房子,现在到了上梁阶段,辛苦祖师爷了,我们这就要开干了……”

总木匠唱完后,兄弟几个分别递上红包,帮忙的木匠和泥瓦匠还有帮工都有一份。

大家说着吉利话,放好红包。

总木匠抓起早就准备好的大红公鸡,一手抓住鸡的双翅,一手捏着鸡冠在梁上刻画,一边吟唱“日地吉良,天地开张。紫微高照,正好上梁……”

“好好!”周家三代人,亲友和围观者齐声应好。

总木匠和木匠一起用绳子拉梁慢慢往上拉,并大声呐喊,“上啊,大吉大利!”

“好啊!”下面的人齐声叫好,周家明兄弟几个扯着嗓子喊的最响。

“主家人财两兴旺,荣华富贵满门庭。”

“好啊!”

周怀安兄弟几个点燃鞭炮,在喜庆的鞭炮声中,大梁升到了房顶,房梁上开始撒花生、糖果,上梁糍粑……

早就等在那的孩子们嘻嘻哈哈的抢了起来,周家明兄弟几个也跟着抢。

房梁上好后,木匠开始上主檩条,往檩条钉椽子……

房顶的结构有檩条,大梁、椽子、内柱,屋面基层是承接屋面瓦作的木基础层,它由椽子、望板、飞椽、连檐、瓦口等构件所组成。

而椽子是屋顶的最底层构件,垂直安放在檩条之上,檩条上的椽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