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456(2 / 2)
赵美娜伸手让两人拉着自己的手,露出一丝与年龄不符的苦笑,“我多煮了的,没想到饿得这么快。”
家里那些洋芋和红苕都得计划着来,不然家里的粮食就熬不到明年开春。
杨春燕上前递过姜汤,“来,先喝口姜汤暖暖!。”又对大婶说,“大姐,你扶她去火炉子边坐着暖暖。”
“要得!”大婶扶着赵美娜朝阶檐走。
两个半大的孩子满脸惊惶的跟在她后面。
杨春燕见状去堂屋拿了三个瓷杯出来在锅里舀了姜汤,回堂屋舀了两勺红糖放在里面,端去给姐弟三人,“喝点姜糖水,婶婶给你拿点吃的。”
“谢谢婶婶。”赵美娜感激的接过,对端着瓷杯的弟妹说,“慢慢喝,烫!”
赵秀娜点点头,“大姐,是甜的。”
赵小川看着她,“大姐,好甜!”
观音大队的村民小声议论起来,“造孽哦!十几岁的妹子就带着两个孩子过,转眼都这么大了。”
“大队给他们分了田地,苏天芬家也经常帮忙,不然连公粮都交不起。”
“这么点大的娃,就该把公粮给人免了的。”
“大队书记找过粮站,人家不同意。”
杨春燕已经猜到他们是谁了,上辈子姐弟几个的老汉儿功成名就来寻亲,姐弟几个不肯相认的事,在三村闹得沸沸扬扬。
姐弟三个都是观音大队的,老汉儿是沪市来的知清,妈妈也是,夫妻俩为了回城分手,给了钱给村民照管几个孩子,头两年还有汇钱过来,慢慢的就没了消息。
照管孩子那家等了两月拿不到钱,便丢下几个孩子不管。隔壁大婶见几个孩子可怜,空闲的时候伸把手照管一下,带着大妹种地……
她想到这,想起了电视剧《孽债》里唱的,“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剩下我自己,好像是多余的……”
杨春燕把账本给了周怀安,“你记一下,我去热点饭给几个孩子吃。”
“嗯嗯!”周怀安看了看小口小口喝糖水的几个孩子,“舀点苞谷、高粱再把红苕和洋芋捡一些给他们。”
“要得!”杨春燕去后院打了三个鸡蛋煮了鸡蛋汤,从饭甑里打了些饭出来倒进蛋汤里,煮了一盆蛋汤饭,又把晌午剩下的肥肠倒锅里热起来。
张秀香从烤房出来,“你饿啦?”
杨春燕摇头,“不是,观音大队几个孩子来卖块菌,大的那个孩子饿晕了。”
“我晓得,就是妈老汉儿把娃扔了跑了的那家。”张秀香撇了撇嘴,“当老汉儿心狠的有,当妈的这么心狠的倒是少见。”
第455章 457:给了也值
从观音大队嫁过来的蒋玉插话说:“那女的先走,后来男的也走了,两口子走的那年大的那个才十来岁,这一晃就走了四五年了。”
“姐弟三个在这连个亲人都没有,刚开始大队还照顾一二,现在包产到户自家的都忙不及,哪还顾得到他们。”
张秀香点头,“就是,要是咱们本地的妈老汉儿没了还有爷奶、家婆照管一下。”
蒋玉说:“没人照看的娃造孽的很。我听说赵美娜带着两个小的帮别人割草换牛犁地,心软的帮衬一下,心黑的还欺负他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