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547(2 / 2)

加入书签

杨春燕惊讶的看着两人,忙上前拦着她们往里装,“妈,大嫂,这些家里都有……夹背都装满了,别往里装了。”

“是啊,家里都有……”周怀安在一旁连连点头,早晓得这样就空手来了,送来送去跟过搬家家酒一样。

杨大嫂笑着说:“你们的是你们的,我们送的是我们的心意,挂在自行车后座,你们到了东西也到了。”

“就是!我们做了些阴米,你带回去肚子饿了就煮一碗吃。”

杨母说着把一个装的鼓鼓囊囊的布袋又放在了夹背上,还用绳子绊住绑好,又让杨大哥把自行车推过来把夹背挂好。

周怀安担心再推让几句,不晓得等会儿又拿出啥来了,也忙上去帮忙。

杨春燕见推又推不掉,只得点头,“这么早你就把阴米晒好了啊?”

阴米在这年头一般都是在女人做月子才做的,具有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清火解暑,清淡养胃的作用。

这边都是用长粒糯米,因为长粒糯米蒸煮后韧性强,有光泽度,吃着气微,味甘。

将淘洗干净的糯米放水中浸泡一晚,然后倒入筲箕里滤干水分。

烧一锅开水,饭甑里垫上纱布,将米倒进去大火蒸四十分钟左右,再将蒸熟的饭粒倒进簸箕里,趁热用筷子打散摊开,并洒少许凉水,以防饭粒粘黏。

然后用湿纱布盖上放在阴凉通风处,晾晒一天,将板结的饭粒搓散,搓开成一粒一粒的,放在阴凉通风处大概三四天,阴米就做成了。

阴米顾名思义,就是阴干的米,不能晒太阳。因为晒干的阴米不瓷实,不易储存也容易开裂。自然阴干的阴米放一年也不会坏。

杨母笑道:“你大嫂娘家送了十几斤长粒酒米来,我就跟你大嫂把它做成阴米,你带回去吃,等你坐月子我们再给你做。”

酒米产量低,他们这边的水田少今年就没种,亲家那边水田多,年年都种。

杨大嫂也在一旁点头,“喜欢吃就带个口信回来,我回去再拿一些来给你做。”

今年多亏小姑子和姑爷找了好门路,家里才挣了那么多,带着娘家的日子也好过了不少。人都是相互的,小姑子好,做嫂子的也该想着她,大家才处的长久。

杨春燕笑吟吟的点头,“谢谢大嫂!”

杨大嫂嗔怪的笑道:“一家人,还客气啊!”

这时,杨小雪在院门口喊:“春燕,我们要回去咯!”

“来了!”杨春燕应了一声,扭头和家人告别,“妈,老汉儿……我们走了哈!”

周怀安推着自行车往外走,杨家人都跟了上去。

杨母点点头,又叮嘱道:“路上慢点,你身子不方便……走路做事仔细点……有啥事就让冬梅带信回来。”

见她一脸不放心,杨小雪笑道:“二婶,这几天不忙,你们也跟我们一起过去耍几天?”

杨母乐呵呵的说:“开春家里零零碎碎的事情多,等春燕生了我再去。”

w?a?n?g?阯?f?a?布?Y?e??????????€?n??????2???????ō?M

杨小雪笑着点头,“要得,我们走了哈!”

方志强冲他们笑笑,蹬着自行车走了。

杨春燕坐好,冲他们挥手,“你们回去别送了,我们走了。”

“我们走了哈!”周怀安蹬着自行车跟上了方志强。

上了柏油路,杨小雪扭头看了看两人的夹背,“燕儿,二婶可真客气,夹背都塞不下了。”

杨春燕笑道:“二娘也不差,你的也满满当当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