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64(2 / 2)

加入书签

“行,包在我身上。”

“谢了哈,明天我们一起去宁安!”周一丁笑着蹬上自行车走了。

周怀山也回去翻晒谷子去了。

周怀安抱起酒坛子去了后院巷子,打开酒窖把坛子放好,出来看了看囤起来的那些桑黄,想到王桢带话回来,让他明天送过去,也不晓得能赚多少?

“管它的,不管咋样也比我收货的时候,涨了十几块一斤了。”他自言自语着出去关上酒窖的门,戴上草帽去了后山。

杨春燕和周母还有老爷子在地里拔紫花地丁,三亩大的药田里面,还混种了些半边莲、赶山鞭。

“今天把这些草药拔了,明天就要去后山收苞谷了。”周母说着皱眉道,“昨天我在苞谷地看到中间那块地,不晓得啥时候长了不少独脚金。”

杨春燕听后惊喜的看着她,“真的是独脚金啊?”

周母笑道:“那东西我还不认得么?有一年老幺吃太多野板栗积食,不肯吃东西,你奶去苞谷地找回来煮水给他喝了就好了。”

“独脚金可是好东西,晒干了一斤能卖二三十块吧?”杨春燕高兴的说,“我们把这些拔完了,就去苞谷地看看。”

“没多少了,你跟你妈看看去!”老爷子顿了一下,“还有去年你拿回来的芒果,我埋花椒树那边,已经长到半人高了。”

“真的啊?”杨春燕早就把那些芒果核忘得一干二净,没想到老爷子还记着。

老爷子笑着点头,“活了十一棵,我还跟你老汉儿说,明年开春就移栽到花椒地里。”

周怀安进来听了一耳朵,“啥东西活了十一棵啊?”

杨春燕激动的说:“王桢去年给的芒果,我说吃了把果核留下做种,爷爷种活了十一棵。”

周怀安:“不错嘛,明年能结果子不?”

杨春燕回忆了一下,“我听说嫁接的三五年就能结果,不嫁接的原生苗可能要七八年才会结果,下次去问问王桢。”

“嗯!”周怀安蹲下把堆在一起的草药抱进挑篮里,“这些晒干也不晓得能卖好多钱?”

“六月份的时候,田基黄、粘粘草、车前草、蒲公英…已经卖了两百多了,这三亩田的草药,卖两百多应该没问题。”

周怀安看向一旁种的几亩粘粘草,“还是卖粘粘草安逸,割完一次,撒点肥又长出来了。”

“我觉得还是多种一些这种来钱快的草药好,你看那些白芨,还有重楼,还得好几年才能见钱。”周母觉得杨春燕一部分种贵的草药,一部分种普通草药的主意真的不错。

杨春燕笑道:“那些草药的生长时间慢,但长成后,一次卖的钱就能抵这些草药好几次卖的。”

周母还是觉得见钱快的好,“那也不好,种草药和种庄稼一样,都是靠天吃饭,万一遇到灾荒,死了就一分钱不值!”

老爷子劝道:“没事,你看去年下大雪,用草盖着冻死的也少,旱季来了,打开水井多浇点水就是了。”

“爷爷!”周怀安拿了一支烟递给老爷子,得意的看着他,“你们以前还不同意我们种,是不是比你们种苞谷、高粱、红苕划得来?”

“种这些当然划得来一些,但也得家里有存粮,太太平平的才行。”老爷子接过他递来的香烟,“不然的话,拿啥填饱肚子?”

周怀安想到今年的收成,“今年交了公粮还是攒不下多少粮食,明天我找丁丁猫,还是去找他老丈人买几千斤粮食回来囤着。”

周母听后说道:“老宅那边还存了不少苞谷和高粱,你都拉去卖了把粮仓誊出来,今年收的好存进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