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4(2 / 2)
盯着写好的稿纸看了半晌,他总觉得商鞅这样的人好似不太能存在于这世间,就算有,那也是极少。
为国为民从不为一己私心,哪怕死也绝不悔,这样的行为就算称一句圣人都不为过了。
商鞅……果真如此高尚?
还是被后人美化之后才成了如今这样子?
仔细想想,结合现实后这书里其实有挺多地方都不太经得起推敲。
只是秦胜对于书里的内容要写什么这事从不过多置喙。
现如今书暂时写完了,前面的内容告一段落,他总算可以问出心中的疑惑了。
他看向了楚易安,略一思索后,打算先从今天晚上的内容问起。
于是道:“这世上……真有商鞅这样大公无私的人?真的完全尽公不顾私?”
商鞅有能力有手段,就算把嬴驷弄下去自己上位其实也是能稳定局势的。
就算动荡一段时间,但有他在,平定下来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换做是他,他定要把这人弄下去自己做皇帝的,怎么都比被五马分尸要强。
楚易安看出了秦胜的疑惑,笑了笑,撑着下巴看着他的眼睛,显得有几分漫不经心。
“秦胜,这是话本子,话本子,你知道的,未必就是真实的历史。”
“你那么聪明,猜一猜真实的历史应该是怎样的?”
秦胜:……
他就知道……
秦胜心情复杂至极,看楚易安的眼神也带上了些幽怨:“我之前真的把这当成了你那个世界的真实的历史来着,只是写着写着多少感觉有些不对劲了。”
“可又不好打断你,只能继续写下去了,现在还需要你来为我解惑。”
楚易安点了点头,嗯了声却并不回答:“所以你推测一下,商鞅死后留下的到底是贤名,还是千古骂名?”
秦胜垂眸看着那些稿纸,手在纸上轻轻摩挲,思索起这个问题来。
这问题其实并不难猜,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虽说功过都留给后人评说,但是这些留下来的典籍是能起到很大的参考作用的。
商鞅死了,名号应该不太好听。
而且他推行的政策……
楚易安写出来的是大方向的法律条文,更多的东西其实都没有细写,也就是偶尔跟他提一嘴。
那些东西能推测出来太多信息了。
秦胜抬起头来看向楚易安,略一犹豫,问道:“什么都能说吗?”
楚易安点头:“可以说啊,尽管说便是。”
第140章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秦胜喝了口水,才将自己的观点一一道来:“商鞅死后的名声定然不会太好听,他变法的内容主要是围绕‘耕’和‘战’来展开的。”
“耕代表粮食生产,战代表军队战力。”
“变法的唯一目的可以说是让秦国的军队变得强大,国计民生好似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重农抑商,施行垦草令,禁止农人购买粮食,是将百姓彻底束缚在土地上,让他们只管种地,其他什么都不要管。”
“只有百姓多多种地,才能为军队提供更多粮食。”
“本来以前他们还能做些小买卖让生活富足,但变法后却不能做了。”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愚民政策?”
“农耕奖励,种的越多,奖励越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还改了户籍制度,实行什伍连坐,鼓励大家互相举报……”
秦胜停了下来。
商鞅的功绩不可否认,没有他也就没有秦国的今天,也不会有后边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