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3(1 / 2)
就算前面没看出什么才干心里也有城府,有自己的打算,懂得如何将利益最大化。
从这方面来看,嬴驷又如何不能称为一个合格的君王呢?
与诸臣商议过后,嬴驷决定铲除世族,诛杀复辟。
那些世族元老统统被抓,嬴虔建议株连九族,斩草除根,却被嬴驷拒绝了。
嬴驷极为清醒,只要杀掉壮年男丁即可,能稳定局势就行。
物极必反,做的太过只会伤及国家根本。
消息一出,举国轰动。
诛杀世族元老那天嬴驷亲临刑场,当着许多百姓的面细数他们的罪行。
若不是他们勾连山东六国逼杀商鞅,商鞅不会死。
他们不仅勾结六国,还勾结戎狄试图复辟,他要为商君昭雪。
不只是要昭雪,还要告诉全国百姓,秦国恪守新法永不会变。
商鞅虽死,新法犹存。
百姓激动不已。
而听到嬴驷这番话的山东六国使臣:……
真是好大一口锅,明明是他自己要杀商鞅却把锅都甩到他们头上,可偏偏他们解释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秦国与六国结下血海深仇。
随着行刑官一声令下,渭水草滩又一次被杀得人头滚滚,鲜血弥漫。
第158章 纵横家鹊起
嬴驷也觉得挺不可思议的,原本诛杀商鞅后差不多已经是民心尽失。
但通过这件事,他不仅重新获得了民心,还彻底铲除了试图复辟的世族力量,将秦国真正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可以说能谋求到的好处他全都拿到了。
诛杀商鞅,平息戎狄,铲除世族,恢复民心。
这其中任何一件事想要成功都非常困难,稍不注意出了差错都可能导致秦国动荡。
可他就是有惊无险的全都做到了。
嬴驷尝到了运用权力纵横捭阖的滋味,也深刻认识到一国之君只要用权有道,国君就永远都是正义的一方。
诛杀商鞅没有错,平息战乱也没错。
只是往后到底应该怎么走?
嬴驷感到了迷茫。
他想成为秦孝公那样的国君,也想让秦国变成天下第一强国。
可秦孝公有商鞅,二十年帮助秦国脱胎换骨,他的能力并不比秦孝公差,可他差一个商鞅那样能辅佐他的大才。
没过多久,上大夫景监和国尉车英纷纷递上了辞官书想要辞官归隐。
这两位都是手握重权的元老重臣,这一走职位就空缺下来了,还不知要用何人顶上。
嬴驷咬了咬牙,准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孝公用的得心应手的大臣和他之间始终有一种隔阂,如果他们不主动请辞嬴驷也是要动手转移这些人手中的权力的。
他要培养一批真正辅佐他的良才,将权力转交到这些人手中。
随后没多久连嬴疾也跑来请辞,还告诉嬴驷三日后会有大才来咸阳,让嬴驷务必重用。
这引起了嬴驷的注意,只是嬴驷还是没放他走,留他做了上大夫。
嬴疾没有骗嬴驷,没过两天就有人跑来求见,此人名叫公孙衍。
公孙衍说话犀利,豪气万丈。
他告诉嬴驷未来将不再是法家的天下,法家流派那些人也再不能像吴起、李悝、商鞅一样变法称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