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7(2 / 2)
难怪这么耳熟,难怪能有这样的理解。
只能说不愧是高中状元的人,就是跟别人不一样。
只是你一出场就把角度拔得太高,还怎么给后边的学子发挥的机会?
董靖文频频点头后,示意游轩宇坐下。
又看向其他学子:“你们呢?你们有何感想?”
很快,又有一位学子站了起来:“学生赞同游大人的观点,但是学生觉得,庄子所理解的逍遥的境界,实在让人难以达到。”
“所以学生以为,庄子是在说空话,大话,在宣扬一种浪漫虚无。”
此话一出,众人频频侧目。
楚易安也朝那位学子看了过去。
那名学子接着道:“学生不知道书上写出来的逍遥游是不是文章的全部内容,但是从目前所写的文章来看,不管是大鹏还是蜩与学鸠,再到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能征一国者。”
“随后是宋荣子,列子。”
“庄子给他们的评价都是有所依赖。”
“海运徙于南冥,海运有大风,大鹏才能去以六月息者也。”
“这一切都被他称为有所待,心有所待,便会受累,无法自由。”
“至于文章最后描述的,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听起来很厉害,可文章却没有很好的描述和论证。”
“所以学生认为庄子是在说大话,漂亮话,遥不可及。”
此话一出,立马有人站出来反驳:“非也非也,文章不是写了吗?”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道让所有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勾连,而不是互相知道,互相主宰……”
“逍者消也,遥者摇也,逍遥乃消解和摇动之意。”
“切除束缚,以真理性的态度追求真知和大知。”
“我认为鹏飞九万里是为了打开被遮蔽的视野,也意味着摆脱功利后我们才能看到这世界的真相。”
“上与造物者游,下与外生死,无始终者为友,应于化而解于物。”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谴俗世之事非,此为逍遥游。”
楚易安:……
总感觉他们好像在说什么很厉害的东西,明明是她先背下来的文章,可她怎么就听不懂了呢?
不过这一点也不妨碍她觉得这些学生看起来好像都很厉害。
第227章 ,三日后状元楼一叙
看楚易安表情迷茫,元轻舟轻声做了解释。
不解释不要紧,一解释楚易安都觉得脸上躁得慌。
她才是将逍遥游带到这个世界的人,谁知道事情会变成这样?
不过元轻舟言简意赅的解释她很快便明白了过来。
逍遥游确实不是全部内容,只选取了部分放到课本中。
后边那部分虽然背不下来,但是楚易安知道庄子所描述的真正的逍遥大概是什么样。
很多人之所以觉得庄子所理解的逍遥之境太过理想化,不过是那些东西没有放到书中来罢了。
听学子们说了很多,大多都是围绕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来展开。
楚易安听得入迷。
最后总结,每个人所理解的逍遥游不一样,逍遥也不一样。
很多人从文中感受到了自由,但也有很多人看完后更迷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