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27(2 / 2)
秦淮书:……
见惯大风大浪如秦淮书,这一刻只想说,他的见识还是太浅薄了。
一个没屁本事的男人就因为在床上讨到太后的欢心,身份地位一下子都要跳到嬴政这位君王头上去了?
带入一下嬴政的视角,我家大富大贵,我爹死了,我娘背着全家找了个野男人,还跟野男人生了两个孩子。
然后跟我说,你要叫他假父,以后家产都交给他打理。
她还在背后谋划要把我杀了,把家产全部给那两个儿子和这个野男人。
秦淮书放下笔,有种气笑了的感觉。
嬴政还是太能忍了,权力没到自己手上,做事就是不方便。
但凡现在哪位太后敢这么搞,早就已经被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去一辈子监禁了,可能死了都没人知道。
不过赵姬都这样了,也算是彻底将嬴政得罪死了。
不仅把嬴政得罪死了,还把吕不韦也得罪死了。
他就是送个男宠而已,谁知道会送成这样?
他是仲父,嫪毐是假父。
他是文信侯,嫪毐是长信侯。
※ 如?您?访?问?的?w?a?n?g?阯?f?a?B?u?y?e?不?是????????????n????0?②?⑤?﹒???????则?为????寨?站?点
他是丞相,他摄政,嫪毐就代太后摄政。
侮辱谁呢?
嬴政的爹怎么这么多?
但偏偏他拿嫪毐没办法,于是开始谋划让嬴政亲政。
正好嬴政年龄也大了,马上到及冠的年纪。
只是还没等吕不韦动作,赵姬又以他荒疏国政为借口,要把他处理国事的权力收回去,一并交给嫪毐。
秦淮书:……
察觉到秦国乱象,山东六国开始扶持嫪毐,想杀死吕不韦。
吕不韦就算知道,也实在不好处理,对方毕竟是嬴政的生母。
后来不出所料的,嫪毐想在嬴政及冠大典前杀死嬴政,反被嬴政给擒了。
最终车裂而死,太后赵姬收回处理国政的权力,居冷宫不得出。
赵姬和嫪毐生的那两个孩子也死了。
事情到这里也算告一段落,可吕不韦心里却非常不安。
嫪毐之事因他而起,如果不是他,也不会发生后面那么多事。
这件事让嬴政对他生了嫌隙,吕不韦最终被罢黜丞相职位,保留侯爵,离开了咸阳。
消息传出去,山东六国使臣争相拜访,却拿他和赵姬的风流韵事说笑,事情传到嬴政耳朵里。
嬴政传信将他骂了一通,然后让他举家迁至巴蜀。
送信的使臣还没走,吕不韦自尽,结束了他这波澜壮阔的一生。
吕不韦的死多少还是让人惋惜,不过比起他的死,更让人惋惜的是他被罢黜丞相职位的原因。
第299章 我只是担心你
吕不韦被罢黜丞相之职不只是因为和赵姬之间的那点风流韵事。
还因为他的治国理念跟嬴政冲突,完全不可调和。
嬴政崇尚法家思想,以商鞅之法为治国之本。
在他看来,这是经过时间考验的,非常有效。
而吕不韦的《吕氏春秋》则主张法治与德治并重,提高人们的道德修养,以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这本书第一次对道家、儒家、法家、墨家等多个门派的思想学问进行整合,形成了新的治国体系。
而且书里还强调以人为本,倡导仁政,减轻赋税,关心百姓等等。
《吕氏春秋》可以说是古人伟大智慧的又一种表现,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座高峰,文明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就连后来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也是受这本书多种思想整合的影响。
可惜它输就输在刚提出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