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9(2 / 2)

加入书签

政治整合,文化认同,经济互联,此次壮举可以说是古代最成功且最伟大的标准化工程,没有之一。

如果没有书同文,文化传承和交流会受阻,国家统一会受阻,国家认同感会非常低。

经济和社会发展会受阻,民族凝聚力会削弱……

W?a?n?g?阯?发?布?页?i???ǔ???è?n?????????⑤???c?ò??

正是因为有了书同文,才有了现如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华夏历史,才有那么多精彩的记述。

始皇之功,千秋万代,惠泽万民。

第325章 大帝陨落

经过很长时间的反复研究,琢磨,嬴政最终决定采用方块字,以方块字推行书同文政策。

秦胜一边写手下的字,一边对楚易安道:“这个世界的文字自有记载以来一直都是一样的,若大顺真有机会一统天下,倒是省去了这个麻烦。”

不过在这之前,倒是不曾有人想到所有国家使用相同的文字是有人花了大力气刻意推广,这才有了现在这般方便的交流。

始皇的政策不仅福泽楚易安生活的世界,对这个世界也是一样。

即便很多历史都已经丢失,但这么大的功绩,既然承受了他的恩泽,便该记住他的名字才是。

以前不知道,现在知道了,便该让所有人都牢记他的功劳。

颁布了书同文诏令之后,满朝文武开始思考改制华夏文明,盘整华夏河山。

华夏文明数千年,人口众多,为何总不能解决匈奴胡患?反而日渐严重?

问题出在哪里?

在内乱,在分治,在没有凝聚华夏民族的力量消除外患。

这是长久以来积攒下来的弊端,若是不能彻底盘整清楚,天下何以太平?

于是盘整华夏的政令很快下发下去,由左丞相李斯总览全局。

开山路,水路,官道,修沟渠。

其中勘定的天下大道足足有四百多条,著名的秦直道也是从这时开始修的。

秦直道最壮观的地方在于它似在山脊行走,平均宽度四十多米,堪称古代版高速军用大道。

只是这条军用大道几乎到了西汉时期才真正发挥它的作用,汉武帝之所以能‘勒兵十八万骑,旌旗径千余里,威震匈奴’,几乎全赖这条秦直道。

甚至在两千年后的明清时期,面对秦直道的遗址,都有人觉得非人力所能为,是以不少人称呼它为‘圣人道’。

修路的同时,李斯和扶苏还改革了币制,铸秦半两钱。

改革币制后,扶苏还想改革田制。

可人还没出函谷关就突然收到王翦将军去世的消息。

秦灭六国一统华夏的时候王翦带着大军一路南下,最后五十万大军驻守岭南,久久不肯回咸阳。

嬴政非常担心,亲赴岭南视察,想知道老将军为何迟迟不归。

去了之后才知道,老将军不是不愿归,而是不能归。

若是五十万大军撤离岭南,从此岭南都将不再是华夏民族。

岭南地区有上百个民族,上百个小国家,每个民族所使用的文字,语言和习惯都不一样。

花费这么大的力气才将岭南地区纳入统一,成为华夏版图的一部分。

这时非但不能将驻守这里的秦军主力撤回去,反而还得再迁几十万人口过来通婚。

只有这样,才能将整个岭南地区彻底纳入华夏版图。

只是当时秦国所面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