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43(1 / 2)
,多半不似新帝刚登基时那样亲昵了。
这事实在微妙。
林若初立刻就明白了,长公主为何会让坠星带她前来。
这事要速战速决,且不能张扬,要给赵诗华留足脸面,还得得出个让赵太后满意的结论。
只能由女人来查。
还得是能让凌紫霞信服、不会闹起来的女人。
她确实是最佳人选。
凌紫霞完全没了往日的风姿绰约,此刻连发饰都没带,整个人脸色苍白,十分慌乱,林若初猜测她应该是刚收到消息就匆匆赶过来了。
为了女儿的命,体面和颜面都不要了。
肃王脸色十分冷峻,功绩都是刀剑血海上滚出来的,年逾四十,眉目冷峻,浑身透着杀伐之气。
今日更是面若寒潭,知道林若初是长公主的人,才对她略微客套,道了句:“麻烦林小姐跑一趟。”
但对凌紫霞是半分好脸色都没有。
林若初觉得自己要是没来,他大概已经动用私刑把人处置了。
李幼瑶早已是个死人身份了,他需要给赵家一个答复。
林若初略略行礼道:“肃王不必客套,长公主殿下的人已经与我说明了情况,到底如何还得看过现场才知,可否现在前去?”
凌紫霞急的不行,但也得看肃王脸色。
如此丑事任谁都不想让外人知道,他表情冷硬的摆了摆手,身边小厮便带林若初往内院去了。
事情发生在赵诗华的屋中。
清晨婢女如常去侍奉赵诗华起床,唤了几声,见主子迟迟不起,便上前查看,只见主子嘴角流血,脸色惨白,一探鼻息,人竟是已经去了。
肃王当即让人封了府,彻查厨房和王妃饮食。
婢女们都道,王妃昨夜胃口不好,未用晚膳,只在睡前叫了碗甜粥。
粥是院中私设的小厨房自己做的,院中侍奉的都是赵家带来的忠仆,从婢女到厨子,所有接触过粥的都给审了一遍,什么纰漏也没有。
直到医官来查验,粥里没查到毒,所食餐具也都没有。
只是府中嬷嬷通过王妃的死状判断,像是中了砒霜。
这时,赵诗华的婢女说,王妃入夜后只见过瑶姨娘一人,且是屏退了众人,单独将瑶姨娘唤进去说话的。
若是哪里都搜不到毒,那这唯一与王妃接触过的瑶姨娘嫌疑便最大。
嬷嬷们上门去搜,瑶姨娘交上手中唇脂,对罪行供认不讳。
说人是她杀的,是她将砒霜下到了这唇脂中,在与赵诗华夜谈时,诱导其将唇脂涂抹在唇上,随后她又喝了粥,这才在夜晚中毒身亡。
她所递交的唇脂中确实验出的大量砒霜,算得上是人赃并获,嬷嬷们当场就把她绑了。
其实案子到这已经结了,只是这个结果不好,于赵家于长公主都不太好。
所以长公主先寻凌紫霞,再寻林若初,说着定要帮赵太后还侄女一个公道,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对赵太后而言,瑶姨娘是凶手才是最好的。
瑶姨娘是凶手,她侄女的命,李瑟兮和肃王要各担一半。
曾经的敌人宁王,也有了拿捏的把柄。
只不过,李瑟兮动作更快,趁着封府,事情还没闹大,把林若初送进来了。
两方都不在意这场凶杀案的真相,只需要一个对各自有用的真相。
她步入赵诗华的院子,在床上见到了双眼紧闭,面目狰狞,已死去多时的赵诗华。
心里基本已经确定,李幼瑶在说谎。
无论唇脂瓶中有没有砒霜,只从时间线上来说,赵诗华都不是因为那唇脂中的毒。
这可真是奇怪。
她偷看二哥的那些卷宗里,说谎的方式千千万,理由总归只有两个,要么就是嫁祸别人,要么就是撇清自己。
像李幼瑶这样,伪造证物让自己成为凶犯的,还真是头一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