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64(2 / 2)

加入书签

张静婉和崔絮华在走马上任之后,不约而同地做了同一件事,拿出过去五年两府中曾经办过的案子,选出其中与女人相关的,去看案件的起始经过。

崔絮华是因为好奇。

姐姐还没入宫时,她们姐妹二人便常常凑在一起将这些案件当奇闻轶事来讨论。

她想多看看,等有机会入宫见姐姐时,便能与她分享。

只是她越看越奇怪,这些案子竟如漏风的茅草屋般,处处充满纰漏。

与她不同,张静婉找的就是纰漏。

看着这些案子,她脑海中所想到的是自己曾在公堂上的冤屈,以及惨死在狱中的孙怡婷。

孙怡婷的血泪定然不是唯一。

当时她无能为力,无法改变她的刑罚,无法为她申冤。

而现在,她便要竭尽全力行她能行之事。

在每个人匆匆向前的步伐中,一年的光阴匆匆而过。

西北边境大战告捷。

西域旧王役,疆土三分,旧皇室新王和两家独大的反皇派成三足鼎立之势。

大周一下成为三王争相拉拢的“盟友”,林若初受肃王之命,带着一队人马,返回京都城,商讨与西域的和谈之事。

在她返回京都城的当日,恰巧撞到了出殡的车队。

只是她此番是带着军功回来的,遵照礼法,国公之下,出殡者要自行避让。

出殡车队提前一个街口,便改道走了小路,绕开了接军队入城的欢闹百姓。

林若初骑在马上,远远地瞥了一眼。

那丧队旌幡上,似乎写的是个“邵”字?

第344章 欢迎回来

林若初先进面圣,汇报边境战报,再回府。

回府时已是黄昏。

圣上对她的战功颇为赞赏,赏了不少东西,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出了宫墙回“林府”的这一路,一队封赏浩浩荡荡极其高调地跟在她身后,就是要让百姓看到圣上对有功之臣的嘉奖。

林若初也都欣然接受。

待到回府,她才从等候多时的母亲和锦雀口中听闻,今日出殡的确实是邵家人。

永安侯侯夫人郑氏于前些日子病逝了。

林若初略感好奇:

“邵牧在狱中,今日在车队前领队的那男子是谁?邵家的旁系么?”

邵牧是邵家独子。

邵侯也不曾纳妾。

要主持殡礼,多半是得从旁支借点男丁。

她问完,江丽竹给了她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答案:

“那是邵侯过继的子侄,名唤邵唯,邵侯于半年前亲自入宫为他请封,他是如今的永安侯世子了。”

林若初听完,略微有些意料之外,细想又在情理之中。

邵牧没了耳朵,伤了发肤,又有牢狱灾祸,已然是废人一个,承袭不了侯位了。

永安侯定然是要为侯府再培养一个世子。

只是半年前刚为过继的子侄请封,半年后这郑氏就病逝了,林若初总觉得其中有些蹊跷。

但她没深想,也没放在心上。

横竖是与她无关了。

她与母亲说了两句,便回房,在锦雀的帮助下卸下身上战甲,沐浴更衣。

锦雀一边帮她擦身子,一边红了眼眶。

“小姐您脸都给吹糙了,身上还这么多冻疮,边疆的日子是不是很苦?”

她上次与林若初去十三郡,于野外风餐露宿的时候就挺受罪的,但那时好歹是春夏交替的季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