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7(2 / 2)
荒郊野岭的,当然不敢全部睡死过去,林姝主动揽了守下半夜的活儿,石青看了她一眼,并未拒绝。
打从这次过后,石青虽仍是那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但林姝能感觉得到他对自己的态度有所松软。
在偶尔几次不急着赶路的时候,石青甚至会去附近荒野里打一些野味回来,野鸡野兔处理好之后架在火上烤,吃得林姝和桂嬷嬷满嘴流油。
这一趟回乡之旅,林姝足足用了两个月。
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偶尔路过一些偏僻之地,石青会驾着马车跑得飞快,林姝隐约听到后头有追赶的脚步声,夹杂着一些气急败坏的叫骂声,桂嬷嬷吓了一跳,林姝却还算镇定。
书里的大晏朝虽是难得的清明盛世,但再如何的太平世道,那也是不缺土匪草寇的,顶多是规模小未成气候。石青经验丰富,自有自己的应对之策,更何况这条路两年前他已经走过一次。
马车行驶到了后头,沿途的景色变了,时不时就能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溪流河水也多了起来。
石青赶车到井溪镇后问了路,才又驱车走上了狭窄的乡间小路,一路往井溪镇辖下的甜水村驶去。
作者有话说:
----------------------
第5章 讨水
此地多山坡,乡间小路狭窄不说,还颠簸不已。林姝掀开车帘一角,打量外面。
路上能看到稀稀拉拉的村民,无一不穿着粗布麻衣,有的身上还打了补丁。村民们有的背着竹背篓,有的挑着竹扁担,前后一个竹筐子。竹背篓竹筐子里能看到些许青葱绿色,像是没卖完的蔬菜瓜果。
马车路过时,村民们纷纷避让,眼中难掩好奇之色:是大户人家才能坐得起的马车咧!小路通往好几个村子,最远的是甜水村,也不知这马车要去哪里。
井溪镇下头的十几个村都穷,能买得起耕牛的就算大户,开春耕地靠的多是人力,像是甜水村,只里正家和廖老汉家有一头耕牛。廖老汉将家里的耕牛套了车,每日清早都会架着牛车去镇上,帮村里人捎些日用杂货回来,有那想搭顺风车的,就给三五个铜板。等到接近日落,廖老汉返程,还能再拉几个人。廖老汉每日光靠这牛车拉货拉人就能入兜不少铜板。
像眼前这般气派的马车在他们井溪镇都算少见。
乡间羊肠小道上,马车驶在黄昏落下的余晖之中,像是镀了一层金光,没一会儿就落在了一辆牛车的后头。
那牛车正是甜水村廖老汉家的,车上载着三个村妇并一些杂物,譬如那盛满东西的竹背篓、塞得满满当当的竹箩筐,坛坛罐罐的都有,车上甚至还绑着一口大缸。
道路狭窄,廖老汉没法给马车让路,马车只能
慢悠悠地缀在后面。
廖老汉有些心慌,但牛车再快也快不过马车。
“嬷嬷,你和石青叔便送我至这里罢,前头那牛车挤一挤的话还能坐下一人,我去坐那牛车便是。”林姝主动提议道。
桂嬷嬷瞧着那铺着茅草的简陋牛车,皱眉不语,倒是石青开口道:“不差这一时半刻,我将小姐送到家中。”
林姝闻言不再坚持。石青并不是个热心肠,她怀疑林瑶可能让石青偷偷带了什么东西给她爹娘。
牛车行至前头一处开阔之地,廖老汉总算松了口气,火急火燎地给后面的马车让路。
石青吆喝一声,马车登时快了起来,马车车轮卷起一阵灰尘,将牛车上的几人盖了一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