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0(1 / 2)
个妇人一个刷锅和收拾灶台,一个整理桌椅打扫院坝,剩下一个坐在小竹凳上埋腰洗碗,一边干活一边闲聊着。
林姝帮不上啥,稍作歇息便去了三婶家,林小蒲则留在院坝里继续捣鼓她的竹弹弓。
李春苗见状,笑着跟何桂香讲道:“我家银根最近也在院坝里玩这竹弹弓,玩得啥都不顾,自然也不捣蛋了,这还多亏了你家小蒲。听那皮小子说,小蒲这弹弓玩得比他还好咧!只是我没想到何嫂子你能这么纵着小蒲,像咱村里的丫头们,这个岁数不是被拘在屋里做女红,便是干些喂鸡喂鸭的活儿。”
何桂香嘴角带出一抹笑,“我也没想到小蒲玩这个能玩得这么好,她阿姐说啥子劳逸结合,学的时候便好好学,玩的时候便好好玩。阿姝懂得多,我一向听她的。至于女红这些我不强求,能跟我一样会穿针引线缝补个衣裳便成。”
何桂香自己吃过的那些苦,便不想自己的子女再吃。她女红一般不是因为她不用做这些,而是她更多的时间都用来干活了。
她爹娘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开始使唤她干活,即便是癸水来了也照旧要去河边浣衣。入冬的河水很凉,凉得她双手发抖,可她还得洗。
后来她眉眼长开,越长越好,爹娘便起了要把她嫁给镇上老爷做妾的心思,不成想她脸蛋虽好一双手却过于粗糙,人家有钱人家的老爷不光要好看的,还要手嫩的,她这才逃过一劫,而且因祸得福干的活也少了许多。
只是爹娘总不甘心,仗着她生得美,要的聘礼极高,一开始喊出了十吊钱的天价,村里人都觉得他们疯了,后来实在不成,才慢慢地降到了五吊钱、三吊钱,直至最后的一吊钱。
那个时候的一吊钱可不是这些年头的一吊钱能比的,当时有灾荒匪乱这些,百姓们攒钱不易,这一吊钱都能当买命钱了,比如今的一吊钱更经用。
媒婆一听这个数目,来家里的次数是越来越少,最后还是林大山非她不可,掏了这一吊钱,这才让她逃离了那个家。虽说这些年在老赵家干的活也不少,但至少有当家的嘘寒问暖,她也知足了。
后来公婆去世,赵家三兄弟分家,她和林大山到这村尾起房,日子渐渐好了起来,再到买下阿野,再到阿姝回来,小蒲的身子也好了……她从前在梦里才有的神仙日子竟是离她越来越近。
何桂香想了些有的没的,嘴角不禁勾起一抹满足的笑。
李春苗听了她这话,重点却落在了前头一句上,“何嫂子,小蒲在学识字啊?跟着阿姝学的么?”
何桂香微愣,面色划过了一抹懊恼之色。她怎的就说漏嘴了!
好在对于这事儿阿姝早有预料,于是她嗯了声,应道:“你也晓得,阿姝是从京城回来的,小蒲觉得阿姝懂得多,很羡慕,就缠着她要识字。她是阿姝的亲妹妹,阿姝岂会拒绝?但阿姝告诫她要学就必须好好学,若是半途而废,日后再不教她。”
李春苗听了这话,手上的动作渐渐慢了下来。
其实这几日她听到过一些闲话,说林大水家的林玉书日日都要来林大山家,也不晓得是去做啥子,一待就是一个时辰。
起初大家都没在意,只当两家初初修复关系,难免走动得多了些。
可后来有人说林玉书已经好久没去地里了,地里都是他爹林大水一个人在干活,还有的说听到林大水家里有读书的声音传出来。
林玉书又没去学塾,他读哪门子的书?又是跟谁读的书?
李春苗心里早有猜测,今儿早食过后,她看到林姝丫头出去了,想必便是去那林大山家,林玉书正是跟着林姝丫头在读书。
只是方才何桂香说漏嘴之后,李春苗才
晓得,原来不止那林玉书,林小蒲一个女娃竟也跟着林姝在读书认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