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26(2 / 2)
村民常常叫他带东西,但都是些针头线脑和油盐酱醋这些日用杂货,且带的量也不多,钱也是提前给了的,多退少补。结果阿姝丫头叫他去铺子里结钱,一下就是三百文。这是对他何等的信重?
廖老汉昨夜竟因这小小一桩事许久都没能睡得着。
“阿姝丫头你放心,我保准将这事儿办妥!”
“廖老爹办事稳妥,我没啥不放心的。今儿从镇上回来后就过来,晚食我做好吃的。”
廖老汉连忙哎了一声,面上笑呵呵的。
“对了,劳烦廖老爹再帮我带一个带盖的宽口陶罐,这么大就成。”林姝冲他比划了一下大小,“买陶罐的钱就从这酱料收回的钱里扣,陶罐尽量买好一些的,耐冷耐热,尤其要耐冷,不用怕花钱。这方面您比我懂,您放心采买。”
廖老汉无有不应。
林姝买这带盖的宽口陶罐是为了制冰的时候用。
硝石制冰需要大容器里头套个小容器。小容器里头的冰是要直接入口的,不仅要密闭容器,还得是宽口,这样取冰才方便。陶罐质量也不能太差,太差的不耐冷,容易裂开。她日后可是要常常制冰的,干脆一次性买个好的。
等林姝折返回院坝,周野已经按她说的熬上卤水了。
“阿姝,大致要熬多久?”周野问。
林姝瞅了瞅那一大陶锅的卤水,捏着下巴道:“得看这滤出来的卤水里含硝多不多,多的话也就两个时辰罢,少的话得三个时辰甚至更多,反正熬煮到这一锅卤水变得跟稀粥一样粘稠,表面开始起皮,便差不多可以熄柴火了。
周野表情淡定,一旁林小蒲却听得呆住,“阿姐,居然要这么久?”这岂不是要熬制一个白日?
这光柴火就不晓得要费多少,也得亏家里有个阿野哥哥,砍柴挑水都是一把好手,不然一般人
家可经不起柴火这么个用法。
林姝瞅向周野,“能在炎炎夏日用上冰块,再折腾都是值得的。你说对不对,阿野?”
周野片刻停顿也无,点头应道:“对。”
林小蒲:……
哼,阿姐干嘛问阿野哥哥,这几日但凡见过阿野哥哥如何对阿姐的,都晓得阿野哥哥是个啥都听媳妇的耙耳朵。
“小蒲,过来同我一起熬果酱,得动作快些了,林婶子一会儿该来了。算了,阿野,你这陶锅先挪开,叫我熬个果酱,熬完果酱你再继续。”
周野:……
这种事还能中途打断么?
不过他还是照做。
林姝从灶房里端出一斗碗的插田泡。
昨日摘的插田泡都用山泉水镇着,已经被她和林小蒲挨个去了果蒂,这会儿直接倒入锅里。陶锅底厚,受热均匀不易糊底,用中小火慢慢熬制便可。
周野负责添柴火,林姝则一边熬,一边用木铲将插田泡捣碎,将果肉里的果胶全都捣出来了。
等锅里的果肉汁水烧滚了,林姝忙冲林小蒲喊了句:“小蒲,给我砸两块石蜜过来。”
插田泡本身含糖分不少,林姝不打算放太多糖,毕竟这玩意儿贵。
林小蒲:好嘞!”
石蜜入锅,转小火继续熬,铲子不停地翻搅,防止粘锅。约莫一刻钟后,锅里的插田泡果酱颜色越来越深,也越来越粘稠,浓浓的果香味儿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