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10(2 / 2)
他那股机灵劲儿简直是?对老年人的大杀器。老妪晕晕乎乎地点头,带着他们到了常去的街巷。苏轼环视了周围的环境,用双手?攥成拳,大喊道:“卖木屑咯——”
“能点火、能防潮、能吸水、能减震的木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咯——”
小少年嫩嫩的嗓音这?么一叫,所有人的目光都看了过来。
苏轼丝毫不惧怕别人的眼神,这?事?他在国子监早就?做过,早就?把脸皮磨得厚厚的。此刻,他反而?化?被动为?主?动,笑嘻嘻对人推销了起来。
“这?位大婶?这?么好的木屑你真的不要吗?”
“看看吧。”苏轼指了指天空:“马上就?要进入梅雨季了,买点木屑在家里防潮湿,真的很好用。”
老妪之前?说过,街坊邻里的,许多人并不相信木屑有那么多作用,也不会买她?的东西。但她?没有说的是?,那些?人往往对她?很不客气。要么就?冷言冷语嘲讽,要么就?毫不客气地驱赶。
但对待小孩子,尤其是?几个衣着整洁、眉目如画的小孩时,人的态度就?会不自觉软下来。那个被苏轼点到名字的大婶迟疑了一下,走了过来:“你们这?木屑真有那么多作用?”
“当然是?真的!”苏轼十分自信地说道:“不信的话,我们现场给您演示一下,要是?是?假的,这?一大包木屑我们不要钱,全?都送给您!”
大婶笑嗤道:“没用的东西,我要那干什么!”
但还是不由自主凑了过来。
其他人也被勾起了一点兴趣,纷纷靠近了一点,想看看这个奇异的组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凑凑热闹有什么不好?
汴京城的百姓,已然经历过繁荣市场的洗礼。但最多也是看看广告牌、店门口吆喝什么的。至于“效果不好全?送”的打包票?他们还是生平第一次见。
这?个主?意,当然来自扶苏。
甚至主?打?木屑“防潮”功效的主?意,也是?他出的。在引火方面,还有松树枝作为?替代品。防震?一般百姓家里哪有那等需要垫木屑的重物。
只有防潮的功效,不管是?雨天、阴角、还是?给牲畜都很好用。普通百姓的屋子没那么讲究朝向,或多或少都有太阳晒不到的角落。木屑的作用立刻凸显出来。
没看到苏轼一讲,大家都围上来了么?
苏轼见状,又努力吆喝了两嗓子,等到能叫来的人都聚集在一起之后,扶苏和妙悟互相对视一眼:接下来,就?该他们出场了。
妙悟捧起一个篾子——刚买的,里面平铺了厚厚一层浅黄色的木屑。然后,扶苏拧开问老板要的竹杯,径直从空中开始倒水。
水接触到木屑后,沉闷流淌的声音,进入了所有人的耳朵里。
半杯水被倒完后,浅黄色的木屑颜色微微变深。扶苏把杯口展示给所有人看,然后用手?刨了几下木屑。
“喏,是?干的。”
他掏出了小手?,肉眼可见,一点水迹也无?。
“真的假的!”
“不信的自己来上手?试试不就?知道了?”
妙悟配合地把篾子往人群里递。她?恰好是?人最无?法拒绝的那类长相。谁忍心冷待一个年龄尚小却五官清丽,还会对你笑的小女孩?
刚才还发出质疑的人,迟疑着伸手?往木屑里埋,旋即惊呼道:“里面真的是?干的!它真能吸水!”
别人表演的,还有人不信。
自己人的一句话,胜过千言万语。
这?下还有什么可说的?梅雨季将至,家家户户都有几个潮湿的角落。或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