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7(1 / 2)
石&司马光:感觉到命运无形的大手……
关于衍生预收的事情,评论区有的友友猜对了!确实是死小乙女文。
然而我可能被原作磁场影响了,正在艰难地文名三选一中……等开了预收会在作话讲的。
还有感谢收藏我《九阙》预收的友友,太感谢你们了![垂耳兔头][垂耳兔头][垂耳兔头][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狗头叼玫瑰]
第103章
五月的宋辽边境, 天清气朗,惠风和畅。每天的早晚时?分常有凉风拂面。至于夜里需盖一床严实?的衾被方可?入睡。比起汴京乃至更南边的炎炎夏日?,堪称是?避暑的天堂。
权当作对冬日?严寒的补偿了。
王安石想道。
去岁, 他被官家亲自接见, 与皇城司之人一起来到边关,执行一桩要事。具体为何??因关乎机要, 王安石连妻子兼表妹的吴氏都未告诉。
他在边关一连停留数月, 连过年都没?回家。北方的冬季朔风烈烈,寒意随着冰雪渗入骨子里。王安石是?个南方人, 可?是?被冻得够呛。
除了寒冬惹人烦恼以外, 他本身的任务完成得极为顺利。有了柴氏侯爷财力的支持、和皇城司官员的协助,王安石成功寻摸到了数名辽国的亡命之徒, 数月后, 盗来的马匹足有千数之多。
它们被人护送着跋涉千里南下,目的地是?广源州——据说是?大宋新开辟的一处马场。
但以这一批亡命之徒的数量、能量, 千余匹北马已经是?他们的极限了。若再要买马的话,得换一处驻扎的地界。
王安石便把这一状况写成了奏折, 一路由皇城司护送着发回汴京。他有一个预感, 官家的批复到达之日?, 就是?他调任之时?。
可?惜啊,这如暖春般的凉夏。
王安石伸出手凭空抓了一把,任请风从他手指间?吹过:还没?来得及享受呢, 就要去另一个地方了。是?去西北宋夏边界, 淘换一批盗马贼?还是?南边瘴疠横生的广源州负责养马的事宜?
都不是?。
官家的批复奏折上写得明白:他办事有功, 官职与诰命各升一阶。与此同时?调回汴京,成为《求知报》的副主编,官阶五品。
调回……汴京?
这一条信息给王安石的惊讶还在其次。关键是?那《求知报》又是?何?物?难道是?邸报吗?可?邸报又何?谈什?么主编, 副主编的?还能领到一个五品的官衔。
要知道,一州之通判才六品,兼任转运使方才五品。这一官阶堪称“朝廷要员”了。
所以,《求知报》到底是?个什?么来头?
王安石满怀着好奇心,收拾起了行囊。即使在边待了许久,他的行李也装不足一箱。一是?因为身外之物不足道。二是?因为羁旅在外,置办物什?总觉得这也不必要、那也不必要。因为他知道,他总有一日?是?要回汴京去的。
-
而在王安石这位新任副主编毫不知情的前?提之下,《求知报》第一期,已经紧锣密鼓地付梓、排版、印刷中?。
即使有了底稿,扶苏也丝毫不敢懈怠。但他发现自己还是?低估了难度。一会儿是?苏洵的文章太多挑花眼了,一会儿是?司马光觉得《六国论》杀气太重、不满意了。再过一会儿,是?国子监书局的匠人问他。他们看不懂扶苏的排版,不敢随随意地雕印。
尤其是?最后一项,惹得扶苏疲惫不堪。他不由得暗暗握拳:受不了了,等忙完这一阵,他挖地三尺也一定要把毕昇和他的活字印刷找出来!
直到亲眼看见报纸新鲜出炉,被分发往预计好的各个渠道,他才敢长出一口气,幽幽地迈着小步子回到宫里,囫囵吃了顿晚饭后,擦了把脸倒头就睡。
这一睡,竟然?睡到了第二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