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91(2 / 2)

加入书签

连搪塞他的场面话?都想不出?来,实?情究竟如何用脚趾头都想得到。官家虽在意料之中,仍不免有些失望。

他低下头沉思起来,鞋子矶着脚下的沙土,发出?略显刺耳的声响。该怎么让禁军将士们快点接受《求知报》呢,得好好想几个办法。肃儿忙前忙后、一片苦心可不能白费。

忽地,不知从?哪爆开一阵欢呼声,令官家愕然抬起头来。发生?了什么?他与陈总管一同循声望去,后者飞快地“啊”了一声。

“是丙十三?营,赵三?元方才所到之处?”他替官家发出?了心底之问?:“发生?了什么?”

官家不语,默默加快了脚步。

——

什么都没发生?——才怪。

为了报纸诞生?之际最原初的受众,扶苏理所当然地要来禁军军营中转转。他也理所当然地被拦住了,乌溜溜的眼珠子一转,立刻抬出?了官家本人当成借口。

听到“奉旨”二字,虽然没有手谕,但联想到赵小三?元《求知报》主编的身份,以及他近来一连串大出?风头、御前得宠的传闻,陈总管痛快地放了行。

连带着“闲杂人等”苏轼,也大摇大摆走进了他原本一辈子都去不到的禁军大营。

另一位“闲杂人等”王安石就远没有那么淡定了。他听到扶苏假传圣旨的时候,转头就想走——开玩笑,这么刑的事?他可不参与。虽然两人是前后脚的两任状元,但简在帝心和不在帝心的区别也太明显了。

但他刚迈开步子,袖子被一大一小两枚豆丁死?死?地拽着,整个人动弹不得。

苏轼的声音从?左传来:“王大人你别跑呀,来都来了!”

赵小三?元的声音从?右边传来:“王大人,难道你不想亲眼看我怎么开辟《求知报》的军队市场的吗?以后就靠你了。”

王安石的步子迈不动了。

他灰溜溜转过身来,就见到四岁的小豆丁狡黠地一笑,黑曜石般的大眼睛里盈满他看不懂的光彩:“安心吧,不会有事?的。就算我担全责也会把你保下来。”

最多就是被官家撸一把头发,再刮两下鼻子的事?儿——当然,前提是,官家不曾心血来潮,亲自前来视察禁军大营。

《水浒传》中,豹子头林冲的花名叫作“八十万禁军教?头”。这个数字看似夸张,却并未作假。仁宗朝与西夏交战了三?年,禁军队伍扩充了太多,国家财政险些入不敷出?。这才引出?后面的庆历改革。

这个数字,想要一一视察过去肯定不现实?。扶苏便抬头问?道:“请问?,禁军分为这么多营,其中哪一营最……”

最什么?

最骁勇?还是最怠惰?

“最中庸呢?”

众所周知,在学校里,检验老师教?学水平不能参考班上的学霸和学渣们。中等生?们的分数才最有说服力。同样的道理,放在军队里也一样。

陈总管“嘶”了声,似是被难住了,想了一会儿吞吞吐吐道:“似乎是,丙十三?营?”

扶苏:“那就它了。”

中庸到连领导都没点印象,选它准没错!

——

丙十三?营的禁军们,实?在没想到自己?也有被贵人点名视察的一天。

戍卫城墙、宫殿等等好事?一向是捧日军、天武军去露脸,轮不上他们。但是修黄河、补城墙之类最苦最累的杂役,也有比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