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03(2 / 2)
且不说?从未与他相处过的?陌生人, 就说?新政三人组和扶苏的?交集不在少数,见证着他从国子监一路走到朝堂,天才的?熠熠光辉遮盖不住, 言行谈吐也时常有灵光闪现?。官家又把他护得如眼?珠子一般。这几人本以为成王该是个活泼张扬的?性?子, 被夸只会犹嫌不足。
……结果他竟然害羞了?
那苏轼也没夸什么大话,充其量把他做过的?事重复了一遍, 就害羞得不想见人了?
原来成王殿下竟是个谦逊、腼腆的?性?子。这可真是个了不得的?大发现?。原本还心有不忿的?许多人的?心立刻软塌了一片。唉, 居然忘了,殿下他还是个四岁的?孩子呢。
但苏轼哪里能?依?奉旨埋汰友人的?机会千载难逢, 他当然不能?轻易放过。于是便装作?没看见似地继续摇头晃脑, 从实绩说?到风评物议,再说?到认识的?、不认识的?人对他有多崇拜。
“前些日子成王殿下在国子监讲学, 那叫一个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但也比不上在禁军大营里, 士兵们一听说?是三元来了,就集体欢呼。”
“大街上, 不知有多少人听说?主编是三元郎,两?文钱的?《求知报》说?买就买!没带一点儿犹豫的?。”
苏轼的?叙述能?力一流, 三言两?语便将画面活灵活现?地复述。渐渐地, 竟有人被他带到那些描绘的?场景里, 听得颇为痴迷。
扶苏:“……”
扶苏:“…………”
他面皮红得近乎滴血,宛如烧开的?晚霞。小手紧紧握紧拳头,连牙齿都轻微打颤, 分不清到底是羞的?还是怒的?。他喝止失败之后, 又试图瞪视苏轼迫使其停下, 但后者毫不买账。
最后,扶苏实在没法?,狠狠瞪了官家一眼?, 扭头从大殿后门一溜烟跑了。别以为他不知道!苏轼胆敢无视他还不是仗着官家没喊停。算了,我先走一步,想秀儿子,你一个人秀去吧!
于是,阶下众人只见高?台上的?豆丁倏然消失无踪,徒留官家呆立在原地、目瞪口呆。大殿之中唯余苏轼相声般吹捧的?回声。那场景,真是说?不出的?冷幽默。
“呃……”官家愕然出声,最先思考的?不是怎么安抚懵然的?百官,而是挽回生气的?儿子。他往扶苏逃离的?方?向看了好几眼?,丢下一句“众卿家自行享宴吧”就匆匆而去。
又过了一会儿,近侍黄都知传来官家口谕,宣了范仲淹、富弼、欧阳修、苏轼等人立刻前往福宁殿。很明显,他们都是成王殿下真实身份的?知情人,官家把人叫走,很明显是去哄儿子的?。
唉,好羡慕。
我也想当天子近臣。
范仲淹等人还好,毋宁说?已经?习以为常。苏轼倒是第一次感受到千百道火辣辣的?目光加诸己身的?感觉。谁都知道,他能?有幸得知成王身份,不是因为朝廷重臣,而是因为他是成王殿下的?国子监同窗!
偏只这一点特殊,足以官家记住一个七品小官的?名字,还点了他,让他大出风头。因运气得来的?青云梯,怎能?不让旁人艳羡不已?
苏轼悄悄吐了吐舌头,没把旁人的?羡慕嫉妒恨放在心上。但所有的?目光之中,有一道格外不一样的?,仿佛夹杂着滔天的?愤怒,令人不由自主侧目望去。哦,是他爹的?啊,那没事了。
天知道苏洵的?心中有多大波澜?儿子交了天资非凡的?三元为益友,他原本是欣慰的?。但三元不是个省油的?灯,一连引发朝中诸多风波,足以让他这个刚入官场的?七品小官为儿子捏一把汗。结果告诉我,儿子交好的?友人其实是一位皇子,而且是官家唯一的?儿子?未来东宫?
自家儿子胆敢当众调侃成王,还没让成王对他发怒,一看就是交情十分深厚。本该高?兴的?好事一桩,苏洵却?看起来更糟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