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44(1 / 2)

加入书签

卫霁前两天刚入御史台,受韩睢赏识,今日也来了。

趁会议尚未开始,他连忙引见另一位贺御史给她认识:“这位便是帮陆牧洗清罪名的姜娘子,姜娘子,这位是小贺御史,我二人与陆牧是金兰之交。”

从萤与贺御史叙礼罢,听他言辞中多感激之意,心里稍定。

如此,便只需争取其余四位御史即可。

从萤悄悄问卫霁:“你与谢六娘的事解决了吗?”

提到谢妙洙,卫霁面上闪过耻辱之色,他点点头:“解决了。”没有具体细说。

很快会议开始,韩中丞介绍了从萤的身份,提到她是谢三的未婚妻时,从萤注意到,剩下四位御史的脸色或皱眉嗤然,或轻佻打量,俱非善类。

先是钱祭酒的侄孙跳出来,说的是杀人偿命那一套,接着蔡氏外甥出面,痛斥谢氏跋扈、为国蠹之首。这二人倡议,应该咬死了判他死刑,最好深究到谢氏其他人、甚至谢丞相身上。

韩中丞给了从萤辩解的机会,从萤走上前,避开谢相不谈,将她对杜如磐说的那番话丰润一番,娓娓婉言道:“二十四卫本就有护卫天子、巡察围场的职责,西鞑人谋害贵主,谢指挥使先斩后奏,不过有失鲁莽;至于淮郡王、文双郡主,是三公子的表亲,却与西鞑人牵扯不清,连英王也承认他们犯的是死罪,三公子他怒其不争,失手致命,虽可悲可叹,心非奸邪,不至于死。”

又提到谢玄览在黄金台下斩西鞑王旗作舞,重挫西鞑使臣的嚣张气焰:

“倘西鞑来犯,三公子必有用武之地,他若建功,于国于民皆有大用;他若战死,亦是诸位所求结果,何必急在这一时用斩,既损国之战将,又伤天子慎刑之仁?”

……

于公于私,从朝堂到西北,什么话都让她说了。

杜如磐听得叹服,频频点头,悄悄将拟好的劾章草本往袖袋深处推了推。

卫霁与贺御史对视一眼,贺御史小声笑道:“这姜娘子瞧着良善,可真不简单,灰的黑的到她嘴里都是白的,去年翰林院清谈会要是有她在,卫兄,你的头魁不保啊。”

卫霁问:“那你要站她这边吗?”

贺御史点点头:“虽然韩中丞态度不明,但我这一票,敬给姜娘子三寸不烂之舌。”

卫霁想了想说道:“虽然我巴不得这些世家子都推出去斩了,但姜娘子于我有大恩,这回我得还她人情。”

如此便有三位御史赞同她、三位御史反对她,另外三位学得韩中丞精髓,朝他一拱手道:“我等遵中丞大人的钧见。”

从萤望向韩中丞,眀眸盈澈,不失锐利。

韩中丞在沉吟,在斟酌,一边是英王给他的暗示,一边是谢氏的重礼和人情。

英王府折了淮郡王,还有可能参与夺嫡吗?谢氏折了谢玄览,就一定走向没落吗?

还有这姜从萤,要驳倒她也是个麻烦事。

他正犹豫不决,想着是否要和了这棋改日再议,忽然下人急急来禀报道:“晋王殿下驾到,不待奴才通禀,这就闯进来了!”

病恹恹一位亲王,谁敢真正拦他,众人回过神时,轿舆已停在议事堂门前。

他手持玉拐,笑吟吟对迎出来的韩中丞及诸位御史道:“不巧,原来中丞府上在议事,孤能旁听吗?”

韩中丞倒是想说不能:“这——”

一个字刚吐出来,晋王已翩然绕过他迈进屋里。

从萤见了晋王有些惊讶,因她此行并未相告,所以猜测他是另有要事,不巧撞在了一处,于是恭恭敬敬行礼后贴边站在下首,晋王也只对她颔首,并没有别的寒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