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9(1 / 2)

加入书签

还不用你烧茶,不用你煮饭。”

乐坊的姑娘见和尚手脚麻利、体魄健硕,热情邀约着。

芙蓉坊的点心、茶水自然是比这铺子里好不少,她们愿意来照顾生意,无非是为了谢恩公的情。

“那日除了小师父,救我们姐妹的还有一个男子,我们想当面道谢。小师父不愿意来,也该告知告知人家,我们在芙蓉坊备了厚礼等着。”她们缠着和尚,一是真有心报恩,二是也对那夜不清面目的美郎君有意。

法海自然不可能透露关于玉青的事情。

他俩光着膀子跳湖里救人,差点让玉青暴露了身份。幸好夜色模糊,姑娘们没看清男子的面目,只知道是极惊艳的美郎君。要是让她们晓得美郎君同时也是孤山白府的小青姑娘,应该会闹成杭州城的大新闻。

“承蒙姑娘们挂心,我朋友行事低调,实在不方便透露名姓。”

待姑娘们的热情褪去,已经是半个月以后。安澜那边有了回信,说是她家里长辈生病,需要多留些时日。

茶铺生意冷淡,法海这才抽出身来。

前几日玉青传信来约他,他只能拒绝。这几日他传信约玉青,玉青也拒绝他:“家里来客,不得空。”

他们传信用的是玉青在妖市上买的两只传信书简,将信纸放进其中一只后,便会被传到另一只书简当中。虽然方便,但法力耗费不小,所以他们并不常用。

已经是腊月,杭州城迎来了初雪。

法海又写了信,说自己新学了好吃的点心,约玉青湖中赏景品茗啖食。玉青却过了很久才回信,说要招待客人在杭州玩,没空跟他见面。

法海不免失落,已经有十多天没有见过玉青。

他没有别的事可做,便开张做生意。恰好芙蓉坊的姑娘来说坊里的点心师傅回乡缺人手,让安家茶铺备了点心送过去,一下子定了十几笼。

法海做好点心,扁担挑了两个筐给芙蓉坊送过去。

芙蓉坊临西湖而建,旁有私设的码头,停着几艘漂亮的大舫船。主楼也修得极豪华绚丽,一进门便是笙歌乐舞。

今日又是初雪,不少公子少爷都来芙蓉坊临湖赏景,听乐伎的天音,观舞伎的妙舞,热闹非凡。

法海第一次来,不知道从哪里通往厨房,只能从正门进。

店小二听姑娘们说过,热情地请和尚往里进,说:“这边请这边请,没想到竟然是小师父您亲自上门送点心,我们这边都没好好招呼,实在是失礼了。”

? 如?您?访?问?的?w?a?n?g?址?F?a?B?u?页?不?是?ī?????????n?②?0?②?5?.???ò???则?为????寨?佔?点

法海在厨房放下点心后,有姑娘过来拉着不让他走,说:“老板娘说了,您对姑娘们有救命之恩,便是对芙蓉坊有救命之恩。她一定要留您到船上当面道谢,您可不能不给面子。”

原来,跟他订吃食是假,骗他来芙蓉坊才是真。

法海推脱不过,只得跟着上了其中一只又大又漂亮的舫船。这是今日杭州初雪的游船活动,船上有许多文人雅士,老板娘寻云准备主持诗会。

寻云年纪与安澜差不多,约三十出头,风华正茂。

她让婢女收好了和尚的斗笠,给了法海一顶保暖护耳的绒帽,邀他坐在自己身旁,亲自斟茶,感谢小师父对自己坊中姑娘的救命之恩。

“那夜我也在船上,姑娘们正起舞,突然起了大浪将人掀进湖中,实在是惊险。许多灯烛都倒地,根本看不清楚,要不是宜年师父入水救人,就出大事了!”一位诗人惊叹道,为此事赋诗一首。

法海听了他的打油诗,笑道:“善哉善哉。”

“不过……那夜,旁边似乎只有小青姑娘的那只画舫,我们当时没看清,还以为是小青姑娘入水救人。后来听被救的姑娘说,救他们的是两个男人,才知道是宜年师父功德无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