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35(1 / 2)

加入书签

过去,恐怕闹出意外。”

白素贞听离念说得有道理,才打消了念头。

离念安慰:“小青脾气很差,但本质不坏,等他冷静下来,会理解你的苦心。这时候,最好是让他自己好好想想。”

“哎,只能先这样了。”白素贞无奈道。

*

冷泉在飞来峰西麓,灵隐寺背后林中隐蔽处。

一涌天然泉水沿着水道往下不远便有一处较高的地势落差,形成了足足三米高的瀑流。因此,这里又是僧人极佳的苦行圣地,常有比丘来此冷浴净身,打坐修禅。

今日腊八,灵隐寺有施粥活动,纪念佛祖释迦牟尼成道前牧女献乳糜。僧人虔诚礼佛,并没有空闲来此苦行。

法海在瀑流下静坐了好一会儿,任由冰洁的泉水击打着他的全身。郁结的热气终于是消退不少,但魅合丹效果强劲,他仍浑身发红。他运力,试图将这股热气逼出,也许是过于勉强,损伤到了经脉。他胸口一痛,吐出一口鲜血来,将清澈的泉水瞬间染红。

“师父!”刘贤惊呼了一声,赶紧跑过去扶住和尚。

之前刘贤听了和尚的建议,拿着佛珠去灵隐寺找住持法璿大师。大师果然将他收为俗家弟子,让他在灵隐寺听经修佛。他有空便往灵隐寺跑,心意相当虔诚。

今日他本在寺中参与施粥活动,但井水竟然因结冰而难以打出,于是便要派人去山上打泉水。僧人们还有别的事情要忙,刘贤便自告奋勇挑起扁担上山。

没想到,他在泉水处竟然见到了宜年小师父在瀑流下修行。他不便打扰,一直静立在旁。

小师父突然面色痛苦,吐出一口鲜血。刘贤大惊,抛下扁担冲进水中。

法海抬头发现是刘贤,见他已初步具备佛家弟子的风范,甚感欣慰。

他道:“阿贤莫急,我已将污浊气息逼出,无碍。只是我这口血污染了冷泉,切不可打回去。只能麻烦你再往高处,于源头取水。”

取水什么的对刘贤来说已经不重要,现在他只担心小师父的身体情况。他将小师父扶到岸上,脱了自己的外衣给小师父披上。

他知道自己不便询问缘由,只能说:“师父法力高深,大隐于市。特意来冷泉滝行,竟吐出心口精血,想必是修行有阻。弟子冒犯,但若是师父有能用得上弟子的地方,必将全力相助。”

“善哉善哉……”法海对刘贤感激,双手执礼,“谢阿贤好意,但修行乃个人之事,旁人再有心,也莫能助。你且忙去,不必管我。”

他将身上的衣服脱下,还给刘贤。

刘贤却突然跪下,朝和尚行礼,道:“阿年师父,若不是遇见您,刘贤便不能得机缘入佛道。您于我,如父母于子,无以为报。如今师父有困苦,弟子无法袖手旁观。”

“阿贤……”

刘贤从怀中掏出了十二佛珠,还予和尚,又说:“当时我向法璿大师出示此佛珠,他并未收下,而是令我保管,嘱咐我说机缘到时定有归处。这本就是师父的东西,如今便由刘贤物归原主。”

十二佛珠最初来自天竺,法海所得由灵祐禅师赠予。

十二佛珠代表的是“十二因缘”,源自佛教基本教义,关联生命的起源和因果,包括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它们彼此成为条件或因果联系,构成涉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总的因果循环链条。

如今,法海又拿回了佛珠,可算是印证了一个极微小的循回。

“我佛慈悲……”他将佛珠握在手里,心中的躁动立即平缓,所有的不安和惊惶都成为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