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45(1 / 2)

加入书签

来找安澜, 过了这么久, 不知道她遭遇了什么。

法海从安婆婆那里听说安澜嫁到他们家的事。

已故的安哥做茶铺生意做得好,但十年前有段时间跟茶商起了矛盾, 人家不肯卖茶给他。于是他只得自己去乡里买,机缘巧合遇到了方澜。

方家庄是种茶为生的村庄, 在前朝时候紫山茶叶质量数一数二,龙井茶的风味比狮峰山的还要醇香,是送到皇室的贡品。但可惜的是,新朝以来,茶叶品质下降得厉害,后来又遇上六十多年前的那场地震。

富裕的村子几乎被全部摧毁,幸存无几的村民重建方家庄,却再也产不出贡品级别的紫山龙井。

重建的方家庄贫穷落后,隐匿山林, 无人问津。安哥走投无路, 知道方家庄的茶便宜,进去采买, 认识了方澜。一来二去, 两人私定终生。

方家庄的女人是不能外嫁的,只能男人入赘进去。

安哥是死了老婆的鳏夫,家里还有一家子要顾,不可能入赘贫穷的村落。于是他带着方澜跑了出来, 方澜改名安澜,和他一起在杭州东街经营安家茶铺。

方家庄时不时有信件寄来让安澜回家去。这么多年她从来没回去过,这是第一次。

回老家后就再没有消息了。

法海出发前还问了安婆婆知不知道六十多年前的地震,她果然有印象。她那时候还小,在杭州也能感觉到一些震动,夜里眼看着燃烧的红色坠星往莫干乡的方向落,将整个夜空照亮。

后来,附近的人都知道是紫山地震,起了山火,茶林被烧得一干二净。

虽然法海还俗入世,但修为在那里,寻常邪祟不敢近身。他骑着马,沿着紫山的小路,很快到看到远处的村庄,到了方家庄茶园口。

“谁?干什么的。”在茶园忙活的村民叫住了他。

秋茶采摘后,茶树停止生长,为了来年春天有新茶,十一月十二月正是施肥的好时候。紫山茶廉价低劣,几乎没有销路,但村民依然没有弃之不顾,仍辛辛苦苦施肥养土,希冀茶树越了冬,来年长得更好。

法海爱惜他们的勤劳和血汗,下了马,行礼回道:“在下偶经此地,一时饥渴,想问村里的人家要些食水。”

法海不愿意打草惊蛇,没有直接说明来意。既不再是出家人,他口出诳语,心里只需道一声罪过。

他戴着帽子,没人能看出他是光头。

几个村民看了看彼此,又看了看他。

法海忙补充:“我身上有银钱,自然不会让人吃亏。”

他这话一出,一个婶子便站出来说:“那你跟我来,我家就是后面那屋,还有些面和饼。”

法海跟着婶子走,与她聊了几句,得知她叫方松。到了她的居所,有两个婶子在院子里打年糕,聊起来知道婶子叫方柏和方柯。

后来一个阿叔过来帮法海牵马,名叫方康正。阿叔辈分高,跟村长方康平是一个字辈的。

一般像这样的大宗族村落,为了区分前后辈,无论男女都是按同样的字辈取名。方家庄却不同,女性和男性是不同的命名方式。

“你们这村子倒是怪,女人取单字。”法海觉得奇异。

听他这样说,村民全都不吱声,变了脸色。

法海又道:“巧了,我也是单字名,姓裴,名宣。我还有个小字叫宜年,不嫌弃的话称我阿年便可。”

安澜单字澜,陈二哥遇到的怪异老婆婆单字钰。法海略知一些方术道法,一下子便觉察到她们的名字在五行之内,不知道其中有什么玄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