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4(2 / 2)
因此,葛建国说起三十年前陈辉案的时候,并没有什么异样。
就在这几天,审讯朱智才之后,跟唐凤书说起季宁辞职下海经商,依然跟华昌荣保持联系。
没有利用价值的人,为什么还在联络?
因为价值还在!
在锦溪县,一个派出所的民警足够照应,在市里,这可不够!
经侦队这阵子可没少翻查华昌荣和季宁两人及身边心腹亲人账户,异样并不多。
在季宁离开警队的时候,当时还流行用现金,很可能贿赂的钱一直走现金沿用到现在。
这些天,林最没少研究华昌荣的资料,正是钓鱼这个不起眼的爱好让他多看了两眼。
回想起来,葛建国也喜欢钓鱼,且在之前小渔村还没有发现问题的时候,那具无名男尸不翼而飞,葛建国常去小渔村。
一个市局刑警队队长,有足够份量,也有足够能力遮掩许多事。
而且,葛建国升一级退居二线到退休,他要收各方消息都比其他人容易。
巧合的是,他退二线以后,华昌荣能见光的生意都交到了儿子华彬的手里,见不得光的生意几乎在那时候收敛了许多。
季宁的生意早已经风生水起,他几乎也不常露面,生意多数都交给孩子处理。
“什么时候怀疑我,也不重要了。”葛建国长吁出一口气,目光悠远想起曾经。
媳妇刚检查出毛病,要嘛等死要嘛开刀搏一把,但是开刀和后续治疗的费用放到现在都是一笔大数目,更别说在二十多年将近三十年前。
葛建国为钱都快愁白了头发,就是那时候,季宁出现了。
虽然省厅的人从来没有明确表态过,但葛建国多少知道季宁身上的状况。
在他最需要钱的时候,拿着钱出现在他面前。
“季宁跟我说,嫂子的身体要紧,这里的钱你先拿着。”不管过去多少年,季宁当时说的每个字,葛建国都深深镌刻在记忆里,“我跟他说谢谢,说给他写借条,他说不用,不是借。”
停顿许久,他才继续开口,“我问他,能不能当我借的?”
他坐在藤椅上,隔着纱门指向大门,“当时他头也不回出门,我问他,能不能算我借的?”
院门开了又关,季宁走了,钱留下了!
“没什么后悔不后悔!”葛建国苦笑着摇了摇头,“但凡当时有亲戚朋友能凑出借我这么一大笔钱,我都不会选这条路。不过没有,身边的亲戚朋友日子都不好过……你婶子健康平安活到现在,我没什么好后悔的。”
林最很想说自己没问他后悔不后悔,但他没说出口,他知道这个问题怕是葛建国在心里问过千千万万遍,要是不这样回答自己找个平衡,怕是绷不住这么多年。
“你应该知道不少华昌荣和季宁的事情。”林最更想知道这些,至于葛建国的问题……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这回在三十年前朱智才跑不了,华昌荣会落网,不说其他,只说他身上无名男尸的命案,他没机会再造孽这么多年。
季宁也没机会越陷越深,至于葛建国,他的命运会截然不同……
婶子的病……
林最想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