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3(2 / 2)
并不专业的人也能看出笔法之下的深厚感情。
谢清慈垂眸倒茶,低应一声:“嗯。”
“我小时候在我外婆身边待得比较久。”
那时候她的油彩课老师是沪城人,在界内很有名望,为了托上这层关系,周老爷子费了些功夫。
搞艺术的都有点不太一样的傲性,钱权不忌一般并不是很领情,直到谢清慈去上了几节课,才转了态度。
虽称不得有特别的天赋,但悟性高,也刻苦,可塑。
这是那位老师的原话。
后来为了方便上课,她中学时有很长一段时间是在沪城念的。
梁京濯点了点头,看一眼她的表情,低声道:“抱歉。”
谢清慈探臂给他斟茶,闻言神色不明地抬眸看他一眼,随后笑起来,“这有什么抱歉的?很多年了。”
生老病死,人生之必经,她已经接受了。
说完,看向从公道杯倒入杯中的茶汤,笑道:“如果没猜错,这应该是你上次给我奶奶准备的金骏眉。”
刚听周女士说是谢老太太送来的,品相不错的金骏眉。
那天她带回去,忘了和老太太说是梁京濯准备的,许是被她老人家当做是从哪收到的礼物了。
“客人尝尝自带的茶。”她神情鲜活明动地邀他尝茶。
梁京濯看着她嘴边的笑容,端杯抿了口茶汤,随后浅浅勾了下唇角,应一声:“嗯。”
见他勾唇,谢清慈也跟着笑了起来,喝了口茶,想起周女士之前在楼下叮嘱的事情,“我是不是也需要去你家一趟?”
梁京濯放下茶杯,“下旬去也是一样的。”
“下旬?”谢清慈没明白什么意思。
他点头,“嗯,我们做婚姻登记。”
谢清慈微顿,“去港岛?”
在此之前他们没有聊过这方面相关的事宜,她不知道流程。
梁京濯看着她应道:“是,在港岛办理方便一些。”
主要是庄女士认为港岛的婚姻登记更有仪式感一些,当初她自己就是考量了两边的办理流程,觉得女孩子还是会喜欢港岛那边的氛围一些。
刚好他们做登记的时间在国庆日的前一天,还能让谢清慈在港岛玩几天。
虽然梁京濯认为第二个原因要远胜于第一个,但他没有反对。
“你方便吗?”
那时候义展也结束了,又刚好接近小长假,临时多请假一天,应该是可以的。
谢清慈点头,“方便的。”
茶喝一半,谢清慈脑中忽然想起一件事,抬起头看向对面的人,抿唇顿了半晌,才启唇道:“还有一件事,我要征询一下你的意见。”
梁京濯闻声抬头看过来,“你说。”
谢清慈又沉吟了半晌,开口道:“我们结婚的消息,要不要先不和身边的人说?”
梁京濯的目光顿了一晌,眉心微不可察地轻蹙一下,“你要与我隐婚?”
“需要吗?”
她不确定他是什么想法,所以想着问一下,在她毕业前不办婚礼,那就一切都还有退路。
“不需要。”不假思索地回答,否决了她的这个提议。
她看一眼他坚定的眼神,点头应一声:“好。”
一壶茶快要喝完时,梁京濯接了通电话,港岛那边打来的。
他说的粤语,腔调饱满圆润,谢清慈没听懂,默默无声坐在对面。
她对于粤语这种方言的了解还仅限于各大热播的粤语剧,这还是第一次当面切实听到。
但梁京濯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