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32章 万般财货弊,尽系生民数(1 / 2)

加入书签

第1032章 万般财货弊,尽系生民数

朱翊钧亲自上手,打算亲手做一根游丝。

有些可惜,他失败了,虽然老师傅已经竭尽全力讲授要点了,可皇帝陛下毕竟是生手,要麽没卷好,要麽火候不到,要麽火力太猛,要麽就是挫的太用力,把表面的氧化层搓掉了,无法防锈了。

在旁边的老师傅恨不得把做好的游丝给掉个包,来证明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

当然不是皇帝手笨,松江顺航钟表行采用的是流水线作业,游丝的生产,拆分成了三十一个步骤,每个人负责一到两个工艺,皇帝想在短时间内,独立掌握游丝的制作,确实有些困难。

朱翊钧心满意足的离开了钟表行,他就是尝试亲自动手的快乐,成不成都行。

他回到了行宫内,收到了来自琉球首里府的奏疏。

李佑恭已经到了首里府,带着十虎和一百多名庶弁将正在向着松江府赶来,李佑恭在奏疏里,事无巨细的将吕宋发生的事儿,告诉了皇帝陛下。

包括王虎说的那些话,老兄弟的确有血义,可是在前程面前,有些话,就一定会被别人知晓。

因为王虎一旦做什麽,耽误的是所有吕宋参将丶庶弁将的利益。

「王虎心里有怨气,不光是他,其实十虎,还有这些庶弁将,心里都有怨气。」朱翊钧结合王谦丶殷宗信的奏疏,确定了一件事。

即便是心心念念想要回到大明养老的步营刘启元,也有怨气。

朱翊钧可以理解这种怨气,辛辛苦苦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基业,大明皇帝说拿走就拿走了。

吕宋总督府是在大明朝廷支持下,才有了今天的规模,分果果的时候,没能全拿全占,心里的怨气自然会大,而且朱翊钧认为这种怨气,完全合理。

宋江带着梁山泊好汉接受招安的时候,梁山伯好汉很多人心里也有怨气;

孙悟空上天做弼马温的时候,花果山水帘洞的猴子猴孙们,心里八成也有怨气。

如果说梁山泊和花果山故事是虚构的,那麽嘉靖年间,还发生了一件事。

五峰船主丶在长崎建立了明代宋政权的汪直,接受胡宗宪和徐渭的招安,结果汪直刚下船,就被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给拿下,没过多久被斩首示众。

徐桢丶王虎丶刘启元等吕宋将领们,他们自然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担忧,对回到大明腹地后,自己的命运不受自己掌控的严重担忧,会不会和汪直一样,一下船就被拿下?

此刻徐桢等人,觉得自己和汪直的性质都有点像,只不过差别在于,汪直不被朝廷认可,而吕宋总督府可是陛下亲自册封的。

这种担忧,来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也来源于熟悉的生活被改变。

皇帝能站在吕宋将领丶庶弁将的角度,设身处地的去思考他们为何会有怨气,这本身已经很不容易了,换成任何一个皇帝,看到王虎口出狂言,恐怕早就以不臣丶谋反之罪怪罪下去了。

朱翊钧认为怨气合理,会这麽想,根本原因,还是朱翊钧的阶级认同,始终更靠近穷民苦力,而非朕与凡殊的天生贵人。

「下令礼部,安排迎归之事。」朱翊钧琢磨了下,决定给十虎丶百馀名庶弁将吃一颗定心丸。

大明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说一不二,说出去的话,从没有违背过,连泰西人都知道陛下说话算话,从不食言。

这次迎归,就是朱翊钧的承诺。

礼部很快拟定了迎接的章程,而后朱翊钧进行了部分修改,这次皇帝没有降阶,降阶这种礼遇,还是不能乱用。

能让皇帝亲自去港口接人,至今只有三位,俞大猷丶戚继光丶殷正茂。

俞大猷年老,不能任事回京养老;

戚继光东征凯旋;

殷正茂客死他乡,死在了为国奔波的路上。

皇帝没有降阶,但礼部打算启用舷号001的游龙号,前往迎接,游龙号是第一艘快速帆船,设计存在致命缺陷,而且许多的火炮位置非常的不合理,逐渐变成了象徵着皇权的礼器。

除了游龙号迎接之外,礼部还准备了盛大的欢迎仪式,大明水师把红毯从栈桥铺到了观潮阁,皇帝陛下将会在黄浦江行宫的正殿奉天殿,和随扈南下百官一道,接见十虎丶庶弁将。

接见的时候,皇帝会颁布圣旨,兑现承诺,把该给的待遇全都给全。

在接见之后,皇帝会前往十王殿,大宴赐席众将士,以犒赏其英勇。

在大宴赐席后,皇帝会在傍晚,单独接见十虎,这次单独觐见,就是有个沟通的机会。

皇帝陛下和十虎把事情当面说清楚,就不会有那麽多的疑虑了。

在迎归之后,礼部还会专门派遣礼部官员,和十虎丶庶弁将一道,完成一本《吕宋胜治览》的书,这本书是大明开拓吕宋的记实,包括十虎的战功,算是大明赢学的另外一块基石。

礼部尚书高启愚,主持这次的迎归之事。

徐桢丶王虎丶钱三义,周言泰丶刘启元等将领带着庶弁将,看到了游龙号的团龙旗,看到了从栈桥到观潮阁的红毯,礼炮在轰鸣,号角声极其悠远,鼓声震天。

他们乘车,抵达了黄浦江行宫,看到了旌旗招展,看在奉天殿面圣,看到了天子威严,在十王殿参加大宴赐席。

朱翊钧在十王殿偏殿接见了十虎,戚继光丶陈璘二人作陪。

所有人坐定,气氛颇为轻松的时候,李佑恭出班俯首说道:「陛下,王虎口出狂言,臣请严惩!」

此言一出,本来很放松的众人,全都打了个哆嗦,气氛立刻变得凝重起来。

王虎吓了一跳,赶忙站起来出班,行了大礼,手脚都在颤抖,见识到天子威严的他,知道自己当初多麽的愚蠢。

险些让局势快速恶化到兵戎相见的地步,这对大明丶对吕宋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

不怪老兄弟们不讲情面,把王虎给舍了出去,吕宋真的叛乱,朝廷只能倾尽所有的把吕宋彻底平定,别无选择。

王虎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说道:「臣有罪,恳请陛下恕罪!」

到这份儿上,王虎就只能请罪了,反抗是不可能反抗的,陛下说话算话,该给的全都给了,甚至还给了额外的礼遇。

纠仪官可都是红盔将军,个顶个都是壮汉,他王虎拿什麽反抗?

其他人面色颇为复杂的看着王虎,没有人站出来为他求情,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做错了就是做错了。

「免礼免礼。」朱翊钧摆了摆手,笑着说道:「这要是说两句牢骚话,朕就因言降罪,岂不是乱套了吗?好了,都坐,此事,以后便不必再提了。」

「臣遵旨。」李佑恭再拱手一拜,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谢陛下隆恩!」王虎长松口气,磕头谢恩,一只脚都迈进鬼门关了,这突然又被拉了回来,在鬼门关走了一遭的王虎,心绪万千。

李佑恭看了眼王虎,王虎还在庆幸陛下果然是陛下,非常大气。

这其实就是李佑恭的目的,坏人他来做,恩情陛下来施。

王虎这个事儿,总要有个定性,而且还必须是陛下亲口当着王虎的面儿讲出来,否则这根刺,就始终刺在陛下和王虎的心口,慢慢一根小刺就变成了大刺,最后如鲠在喉。

李佑恭现在直接挑破,皇帝施恩,王虎感恩,李佑恭就成了唯一的坏人。

他一个宦官,做坏人就是他的职责。

朱翊钧和吕宋的将领聊了很久,问了许多吕宋汉乡镇的发展情况,当朱翊钧听到铜瑞镇的种植园,规模居然达到了二十八个,田亩超过了一百万亩,肯定了刘启元开拓有功。

皇帝深入仔细的询问了铜瑞镇的发展历程,管中窥豹,更加详细的了解了汉乡镇的发展,对殷正茂施行的仁政有了更深的感悟。

现在可以确定,殷正茂的仁政,全都是有心为之,他早就猜到了会这样,明知道会这样,才会对刘启元那样交代。

「朕在南洋有十五万顷田土?一千五百万亩?」朱翊钧拿到了一大迭的田契,这些都是直接归皇庄所有,皇帝本人的私田。

朱翊钧实在是太意外了,徐阶贪得无厌,在松江府搞了四十万亩田,朱翊钧二十年在南洋收获了一千五百万亩,真的非常非常多。

按照当初朱翊钧和殷正茂的约定,所有直接隶属于总督府种植园的收益,七成归大明,三成留存吕宋。

而这七成收益,一半国帑,一半内帑,仅仅吕宋一地,直接隶属于总督府的种植园经济收益,就已经超过了三百五十万银,增长速度还是很快。

八千游堕的需求,并不是殷正茂漫天要价,确实有切实的需求。

吕宋丶旧港两个总督府,总督府直接开辟的种植园,都是皇庄,生产资料归皇帝所有,总督府只是代管。

南洋皇庄田亩,已经超过了十五万顷,而南洋田土面积,仅仅登记在册,就超过了一百二十万顷。

朱翊钧这个大明皇帝,在大明腹地,名义上归属于皇帝的皇庄田,不足九万顷,这还是名义上。

也就是说,他个人最庞大的一笔的资产,居然在南洋。

朱翊钧详细询问了种植园经济的运行模式,几个参将武夫,居然罕见的学起了士大夫的做派,语焉不详丶遮遮掩掩丶左右而言其他,就是不说重点内容。

徐桢就差直接摆手说,别问了,别问了,陛下问的那麽清楚,以后还怎麽做事?

那麽多的米粮丶棕榈油丶甘蔗丶方糖丶砂糖丶菸草丶金鸡纳霜丶蕉麻丶橡胶丶木薯丶咖啡等等,又不是别人吃了,都被大明人给吃了。

问那麽多丶那麽清楚干什麽,反正每年这些原材料,都进了大明人的肚子,也没去别的地方。

皇帝很快就明白了将领们的顾虑,开启了下一个话题,没有过分询问。

若不是俺答汗丶三娘子在隆庆年间,反覆上奏,隆庆皇帝其实也不清楚,当年在草原,还有走马赶巢这些事情发生。

有些罪恶,皇帝知道了,就一定要问一下,问一下,下面人就很难做事了,这是发展进程,解决矛盾的必要的代价。

在将领们离开后,朱翊钧从李佑恭口中,得知了真相。

种植园根本就是个血肉磨坊,倭奴丶夷奴丶昆仑奴丶南洋姐,扔进这个磨坊里,血肉都是种植园的养料。

即便如此,李佑恭也讲的非常模糊,含含糊糊的带过了。

次日清晨,皇帝带着陪练们,再次开始了晨练,这是他到松江府不再进行廷议后,新的保持体能的项目。

朱翊钧光着膀子,穿着条短裤,带着七名陪练,喊着号子,在黄埔江行宫跑圈,李佑恭刚回来,也没错过这次的晨练。

「二十里,四十分钟,脉搏两息五下,一分钟心跳为…一百五十四下,一切正常。」大医官陈实功带着医官们围着结束训练的皇帝一顿检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