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2章 归义军(1)(1 / 2)

加入书签

第1042章 归义军(1)

郭贵到南关堡的时候,差不多是中午了。

进了城门,他就发现了,今天的南关堡似乎有些不寻常。

街市上都是披甲持刃的蕃部武士。

「难道,要打仗了?」郭贵的心思,顿时火热起来。

战争,是熙河上下蕃汉百姓如今最渴望的事情。

元佑元年的那一场,青唐吐蕃和党项联合的入寇,让熙河上下吃到饱。

不知多少人,从此打破了自身阶级和出身的禁锢,从此摇身一变,跃升为人上人。

事后朝廷论功行赏发下来的赏赐,更是迷了无数人的眼睛。

连没上过战场,只是在后方转运粮草的汉蕃青壮,都拿到了几百个精铁钱的赏赐!

居然那些上了战场,斩下贼寇首级的人?

更是大发了!

类似郭贵这样,从保甲兵一跃成为野战军中的下级无品军官的比比皆是。

虽然,大多数人连官身都没有。

最多算个临时工。

可,那乡中的胥吏也没有官身。

但并不妨碍,他们在乡中作威作福啊!

何况,只要上面的人不克扣丶贪墨丶霸占下面的军功,那麽军中的升迁通道,自古就是天下最顺畅的。

根本没有什麽阶级限制丶歧视。

如汉唐时期一般,从行伍而起,一跃而为将军也不是不可能。

偏,现在的熙河路因为棉庄经济的缘故。

上层的高官大将,巴不得下面的杀才,为了功名利禄把脑袋系在裤腰带上,为了他们的棉田和雇工,去拼死杀戮呢!

新来的经略使吕相公到任后,更是严肃了相关纪律。

这位相公的脾气,还是和当年一般暴躁!

到任不久,就开始清查熙河诸州的军功。

直接抓了几个典型,其中甚至包括一位通判文官。

对其施以『勒停丶编管秀州居住』的严惩。

基本废掉了那位已改官的士大夫的前程!

剩下的人,则是直接斩首,然后传首诸寨示众!

于是上下肃然,就连文官都是战战兢兢,不敢异动。

在这样的情况下,熙河诸州的蕃汉军民,实际都已解渴难耐,看向青唐吐蕃和党项方向的眼睛都是绿的!

人人都在渴望着战争!

因为只有战争,才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发家致富!

尤其是经历过上次战争,吃尽了红利的人们。

郭贵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当他看到南关堡中,出现了大批披甲执锐的蕃兵的时候。

他下意识的就想到了一个可能:「难道,有贼入寇?或者是经略相公下了将令了?」

若是这样的话……

「俺得马上去找王监押!」

「须得求他出征的时候带上俺!」

便急匆匆的来到了南关堡的兵马监押官署,因为他经常来此,所以守门的官兵,只简单问了两句话,就把他放了进去。

进了官署,郭贵熟门熟路的找到了王大斧办公的地方。

一进门,郭贵就看到了,官署中十几个文人,正围绕着王大斧,彼此之间似乎在说着什麽事情。

郭贵连忙停下脚步,远远的等着。

等王大斧谈完他的事情。

他知道的,现在的王大斧,可不同过去了!

自从年初的时候,王大斧跟着熙河的将帅们回京,到了枢密院换了告身,拿到了正式的朝廷除授敕命。

便以累功迁左侍禁(正九品),授南关堡兵马监押,仍领狄道巡检使。

从此,他便不再是过去的那个憨厚的同乡了。

而是一位,真正的大宋武臣!

而且,还是未来的将门之种!

兴许十几年丶二十年后,王大斧和其子孙,可能成为这熙州地界上显赫的将门世家!

实在是王大斧得授的兵马监押这个差遣了不得。

作为汴京人,祖上也有人在禁军当过兵,所以郭贵对国朝军制很清楚。

兵马监押乃是号称国朝将帅之种的武臣青云之阶。

有没有当过兵马监押,在枢密院那边,甚至是可以衡量某位武臣是否够格单独领军的标准。

因为,兵马监押这个差遣,不仅仅要负责打仗。

还掌屯驻丶教练丶兵甲丶差役之事。

简单的来说,兵马都监只要莽就行。

而兵马监押,除了指挥作战,冲锋陷阵外。

还要管地方兵马的屯驻丶营田,野战军士的训练丶兵甲养护以及后勤补给维护丶运输等事。

故此,一般来说,能做兵马监押的,都是将门子。

不是世代将门出身的人,压根不懂这些东西,也玩不来这些东西!

只能说,王大斧命好!

得了向家人的垂青和看重!

偏,向家人又需要一个能在未来,替他们看着熙河棉庄利益的自家人。

所以,什麽资源都敢倾斜。

就像现在那些围在王大斧面前的文士,郭贵就知道,都是王大斧的举主,如今已升为熙州兵马都总管的向宗吉,花费重金,从汴京城请来的。

都是曾在某位遥郡身边做参赞,或者曾追随某位大将的亲兵。

这些人,本来是不可能来熙州,辅佐一个区区正九品的小使臣的。

奈何,向家的面子实在太大了。

也正是有着这些人在旁辅佐丶参赞和进言,王大斧的兵马都监差遣,做的稳稳当当。

几乎没出过什麽差错!

这就太难得了!

这证明了,王大斧是吃得下向家喂下的资源的。

所以,郭贵有事没事就常常来南关堡串门。

他很清楚,这是一根大腿。

必须牢牢抱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