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42章 归义军(1)(2 / 2)

加入书签

……

王大斧自然很早就注意到了郭贵,等他和幕僚们谈完事情,就笑着走到郭贵面前:「大郎可吃过午食了?」

对这个弟弟的朋友,他还是很照顾。

尤其是从汴京回来后,尤其关照。

因为,他确认了,自己的弟弟大枪确实有这麽个朋友,而且关系还不错!

所以能帮的就帮!

「回监押的话,俺来得匆忙,还未来得及吃……」郭贵老老实实的回答。

「那便陪俺吃些酒肉吧!」王大斧豪爽的说道。

便领着郭贵,到他的厢房。

官府雇的厨娘,已经将王大斧的吃食准备好,放在了桌子上——满满的一大盘羊肉,还有一壶温好的酒。

两人坐下来,王大斧就开始了大快朵颐。

郭贵也不客气,拿起煮好的羊肉就啃。

熙州的羊肉,味道最是鲜嫩多汁。

只消用井水煮熟,撒些盐巴就行。

一边吃,王大斧一边问着郭贵的来意。

郭贵也不瞒,将来意说明。

王大斧听完,笑了笑,道:「此事简单,俺回头请人去资圣禅院请一位法师来此主持……」

「至于部族贵人……俺正好认识一位,可请他来见证!」

资圣禅院的大和尚还有蕃部的贵族,其实都很喜欢参与类似的事情。

尤其是大和尚们,对于一切可以挤压蕃部巫师丶萨满生存空间的事情,都格外有动力。

毕竟,友商最该死!

而贵族们热衷于此,则是为了积累声望,特别是诸部的年轻贵族。

郭贵听着连忙道谢。

王大斧却是摆摆手:「你与俺弟,有兄弟之义,不必说这些虚言!」

「倒有一事,须得提醒大郎!」王大斧严肃的看向郭贵。

郭贵赶忙起身拜道:「小人静听监押教诲!」

「大郎那舅子,须得好生管教管教,莫要再有这样的事情了!」王大斧严肃的道。

「俺晓得!」郭贵点头:「回头俺便叫瞎讹辞了棉庄的差事,叫他去巡检司里做个弓箭手……」

「嗯!」王大斧点点头,然后叹道:「大郎也是汴京人!」

「自当知晓,庄客不易,若能善待就尽量善待……」

「何况,雇工们都是给俺们耕作丶赚钱的宝贝!」

「若没有雇工,俺们的富贵何处去寻?」

作为汴京人,王大斧迄今都依着汴京的东主们管理雇工的方式,管理着他的雇工。

所以,他的棉庄中雇的雇工待遇非常好。

不止工钱给的足,就连吃食丶住宿也不错。

甚至,若雇工生了病,他还会施给汤药。

完全就是照着汴京的雇主们的行为做事。

结果,他的棉庄里的雇工,对他感恩戴德。

都说他是活菩萨。

就连熙州州学的那几位先生,也称赞过他,说他『有仁心』,可以『养气集义』。

大司成(祭酒),甚至派人送过他一本手抄的《正蒙》。

里面俱是横渠先生的金玉良言。

专门教人如何养气集义的。

王大斧看的半懂不懂,只好找人求教,才勉强懂了些。

在这个过程中,王大斧听说,似乎在现在的熙州的蕃部贵人里,有另外一种对于横渠先生『养气集义』的解释。

按照这些人的解释,棉庄主为什麽能拥有棉庄?

因为他们善,不止这辈子很善,上辈子也善。

所以能养气集义,世界上的好事,都主动向他们靠拢。

而雇工们为什麽只能当雇工?

因为他们心中有杂念,心性也不够好。

须得在劳作中,排除杂念,扶正心性。

同时还得尊崇丶追奉像他们这样的『善人』。

只有这样,才能洗尽邪念,养出诚心正意。

这样的话,下辈子就可以当个善人了。

和棉庄主们一样,享受荣华富贵!

州学的先生们,听说了这些事情后,都快气炸了,现在在到处追查传播这等『歪理邪说』的人。

但下面的雇工,在知道了这些说法,却都很相信。

郭贵听着王大斧的教训,自是连连称是。

王大斧点点头,这个时候他也吃的差不多了,便拿起一块布,擦了擦手和嘴巴。

郭贵见状知道,王大斧又要去上衙了。

便大着胆子问道:「监押,俺进城的时候,似乎看到了许多披甲执锐的蕃部武士……」

「可是……州中有事?」

王大斧看着郭贵的样子,摇头笑道:「汝这厮,倒是贯会钻营!」

「却要告知与汝,并无战事……」

「只是经略相公,要来南关堡了!」

「诸部武士,都想到相公面前露脸,故此才纷纷聚集!」

如今的这位经略相公,与上任的赵相公不同。

这位相公不似文臣,反倒有些像武臣。

到任以来,四处巡视,专寻武臣丶蕃部首领谈话。

据说,他还曾在兰州,召集过溪哥城丶邈川城的蕃部大首领们。

并这些大首领带来的武士中,拣选了百馀人,充作他的亲兵。

这使得,各地蕃部武士,都很渴望,能得到这位经略相公的赏识。

「经略相公!」郭贵惊呼出声:「他怎来俺们这里了?」

「却是奉圣旨,要到抹邦山,供奉佛牙舍利,并赐给普济怀恩大师御赐禅杖,以嘉勉大师教化之功!」

「此外,还有刚刚从西贼处赎回来的旧年河西归义军后人同行……」

「归义军?」郭贵咽了咽口水。

张义潮的故事,在汴京城谁不知道?

却不想,朝廷居然赎回了陷蕃已久的归义军后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