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6章 後记:大婚(1 / 2)

加入书签

第686章 后记:大婚

三月后。

京城,时至夏日,绿树成荫,这座历经千年的古都恢复了繁华气象。

战争已经结束,虞国的百姓们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赵宅,一座书房内,雕花的窗扇敞开着,透过窗棂,可见一只骨节匀称的手,持笔蘸墨,于一本宽大书册上留下一个个文字:

「……地藏法王终于还是泯灭了,这场登天之战比预想中更顺利。

后续复盘,盖因地藏分魂归一,根基不稳,且以生灵涂炭汲取信仰,违背天道。

张衍一虽死,他所勾动的天道却仍在那一战中助了我一臂之力……」

「细细思来,地藏崩塌时,我甚至在他体内察觉到了红教上师和辩机的抵抗意志,这或也是祂这个伪神垮塌的诸多因素之一。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场小乘和大乘跨越数百年的较量,终于落下帷幕。

而被彻底抹去神魂的地藏,也再无卷土重来的可能。」

「战后。失去了几乎所有高层战力的佛门再无威胁,西域兵士也纷纷投降……善后的事,我并未怎麽过问,只交给了朝廷将领们去处置,我是放心的。

只是经此一役,虞国已下定决心在西域设置『都护府』,至于西域诸国的不满,贞宝的意思是,交给文珠公主去安抚。」

「佛门上层经过大清洗,但底层却还有大批信众,以及深厚的民间基础。

这点好解决,就如同我很久前的设想一般,经受过检验,证明过自身立场的般若菩萨是最好的人选。

女菩萨终于不用再惦念着双修……呵,我交给了她一个艰巨的任务,行走各方,将虞国和西域散落的佛门弟子整合起来,完成『合流』,这怎麽又不是大功德一件呢?

恩……虽然她领受任务时眼神十分幽怨,但我假装看不见。机智如我。」

「西南大疆的獠人族也是个隐患,不过这只浪费了我半日的时间。

我将拓跋微之接了回来,带去了大疆,并揪出了族长宋植,他竟没有逃跑,而是体面地在族长居住的大寨中,等我上门,并请求自裁,我准许了。

自此之后,獠人族将重新由拓跋微之管理。

对了,我意外在大疆还看到了匡扶社的一小股馀孽,只是让我意外的是,徐简文的妻儿在我到来前,竟也是双双死在了住处。

赵师雄说,应是文王妃毒杀了子嗣,再自杀……想必是不愿受辱。倒是个刚烈的性子,可惜。

希望他们一家,在阴曹地府团圆,下辈子不要再害人了。

倒是赵师雄,竟向我提出解甲归田的请求……也罢,随他去吧,打了一辈子仗,也该享受颐养天年了。」

「说起匡扶社……突然想起了芸夕那丫头,已经许久没见过,回京后差人打探了下,才得知她仍在孜孜不倦追杀匡扶社馀下的逆党,可想而知,当初庄孝成的欺骗给她造成了多大的伤害……

倒是玉袖的那个妹妹,聂玉蓉,与芸夕搅合在了一起,还成了朋友,倒是趣事一件。」

「八王之乱终结,几大王爷中,除了全程都没有参战,安心苟在最偏远的地方悠闲度日的岭南王外,只剩下淮安王与陈王还活着。

我问了贞宝的口风,她说,且剥夺了他们的大半身家丶势力,只留下一份家财,安闲度日去吧,也算兑现了当初招降的承诺。」

「有件趣事。当初在淮水永嘉城,我随手招募的那个文吏杜如晦据说这一年里,在后方大放异彩,极为亮眼,已经被调入京城,入职吏部,与袁公闲谈时听他说,认为此人有宰辅之才……

我怀疑袁立这老小子是在侧面吹捧我,呵,都知道杜如晦是我收下的人,整个朝堂岂敢对他不大开绿灯?」

「战后论功行赏,镇国公因伤病退下去了,小公爷汤平接替,成为了最年轻的国公,蛮好。

董大竟也没死在战场,一同回京,接下来必是直上青云,据说他有意接掌翰林院。

宁则臣恢复了漕运总督之职,监管建成丶淮水两道。

卫显宗也凭藉战功重新爬了起来,贞宝承诺,对以往既往不咎。」

「……前天小马(马阎)来找我,问诏狱里关着的一堆人怎麽处理,我差点忘了,青山的柴可樵那波人,我想了想,还是将他们放了。

倒不是心软,只是算起来,我自己才是青山一脉的真正开山祖师……武仙魁既已身死,底下的人也再无威胁,便由着他们将青山继续传承下去,总好过断绝。」

「说起传承,玉袖带着神官们回到了天师府,并被推举,成为了道门历史上第一位『女天师』。

而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她竟在战后一朝顿悟踏入半步天人,我将张衍一留下的天书给了她。

相信在她手里,天师府用不了几十年,就会浴火重生,恢复鼎盛。」

「还有什麽值得挂心的?思来想去,还有三件。」

「其一,是蛊惑真人不知是死是活,时至今日,这老道士早没有任何威胁,我只是想当面谢谢他……说一句,道长你真是个好人。认真脸。」

「其二,裴念奴不愿与我回京,而是独自留在了牧北森林,准备在那里了此残生……直到魂飞魄散……

啊,写到这里,才想起漏了这件大事,那道空间裂隙,经过我深思熟虑,还是将其填平了。

虽然我也想过,能否保留这个入口,未来尝试回到地球,但……既已有了新的人生,何必怀念过去?

至于这裂隙是否未来还会出现,犹未可知,要等『灾星』数百年后再次降临,只是那麽遥远的事,便先不想了,大不了相信后人的智慧。」

「其三,就是老徐了……当初转世前,也没说大概出生在哪里,不过我想,倘若他重生归来,迟早也会来到京城,或许,这次我可以引领他踏入修行……」

书房中。

骨节匀称的手将毛笔放回了笔架。

夏季的风从敞开的窗子吹进来,吹乾了墨渍,纸张哗啦啦翻动,最后合拢。

书皮上赫然几个大字:《正经人日记》。

赵都安心满意足地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听到门外传来丫鬟脆生生的声音:

「老爷,老夫人叫你过去,再晚一些,只怕要误了时辰了!」

赵都安无奈地道:「来了。」

今日整个赵府都挂满了红色的绸缎与灯烛,天没亮时,整个大宅子就为了今日的大事忙碌了起来,若说准备,则更要在半个月前就开始了。

不只赵宅,整个京城,乃至整个虞国都在早些天便知晓了今日将发生的大事:

赵大人要与陛下成亲了!

……

厢房中。

已经成了人仙了赵都安如提线木偶般给尤金花摁在镜子前,由着她摆弄。

终于,当完成最后一步,尤金花站在继子身后,望着镜子中俊朗的年轻人,眼眶不禁红了。

「姨娘怎麽哭了?」赵都安询问。

尤金花慌忙撇过头去,用手背擦去泪珠,转而绽放笑容:

「是开心的,是开心。」

经历了万千劫难,自家早已被视为己出的大郎,终于要缔结姻缘,她如何能不开心?

这时候,厢房的门被推开,穿着一身崭新衣裙,头戴发簪,脚下跟着只京巴犬的赵盼儿推开门,大声道:

「娘!大哥!接亲队伍来了!」

府邸外头,已传来敲敲打打声,数百人的队伍各个盛装而来,仔细看去,一个个列队的仆从,竟是诏衙里的锦衣校尉装扮。

周遭巷弄,早已戒严,周围门口达官显贵家眷出门侧立观礼。

穿着大红袍,新郎官打扮的赵都安在继母,妹子簇拥下走出宅门,就望见了这一幕。

侯人猛丶沈倦丶钱可柔三人手捧锦绣大红花,笑容灿烂:「大人!」

后方,张晗丶海棠等缉司言笑晏晏,纷纷行礼:「见过亲王!」

战后,为了匹配女帝的地位,赵都安被火速加封为亲王爵位。

赵都安翻了个白眼,打趣道:「你们倒好歹没抬一只花轿来。」

「我们哪敢啊。」小秘书笑嘻嘻将大红锦绣球绑在他胸口。

女帝成亲。

古所未有。

礼仪如何办,可愁坏了礼部一大群官员。

尤其若是寻常的驸马也就罢了,可偏偏皇夫乃是比女帝陛下名望还高,修为还强的当世第一强者。

乃是大虞国真正的国家柱石。

最终定下,礼仪上参照男娶女流程,但宴席在皇宫里办。

「我看啊,你们倒是胆子都大得很。」赵都安洒然一笑,纵身一跃,翻身上了队伍中,那头浑身并无半点杂色的纯白宝马。

赵府门前,鞭炮声连绵。

赵都安骑马,京城阎王们汇成的仪仗队浩浩荡荡,招摇过市,直奔皇宫。

朱雀大街两侧,京城禁卫值守,无数百姓手捧花篮观礼。

在众目睽睽之下,赵都安骑白马,入皇城。

午门外,早有衮衮诸公,满朝文武,列队迎接。

董玄丶袁立丶马阎丶薛神策丶海春霖……一张张熟悉的脸孔,此刻面朝白马,齐声恭贺:

「恭迎亲王驾临!」

……

……

女帝寝宫。

帷幔低垂,檀香袅袅。

卧房的门敞开着,女官们来回奔走忙碌,热闹非凡。

梳妆镜前,徐贞观挺着腰杆端坐,美眸凝视着铜镜中的自己。

镜中的女子堪称人间绝色,仙子空灵与帝王雍容融合,好似神女在人间。

也唯有神女,才配得起当世第一的人间之神。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