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钢铁产业的投资(1 / 2)
第754章 钢铁产业的投资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标志着航运公司的黄金时代没落,整个80年代,航运市场的价格都不会很好,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原因:全球能够造船的公司越来越多,特别是亚洲区域;
直到90年代,亚洲经济发展火热,带动了几十亿人的需求,东南亚又是处处岛国,物流都依赖航运,同时第三次石油危机之后,老美彻底掌握石油,使得石油价格下跌,这使得不仅仅石油运输量暴涨,低成本的石油也导致各种运输成本降低。
可即使如此,90年代的航运也比不上67-74年这一波,甚至还差的很远,可以说,航运时代未来还会有波峰,但再也没有这样的黄金机遇了;
对比于香港地产的一路高歌,就差的更远了,甚至还比不过东南亚部分国家的地产市场;
不过作为全球贸易的根基,以及每一笔船只订单都能左右上万人就业,杨文东还是准备继续认真经营航运业的,且自己知道波峰波谷的时间,完全也是能从中获取不小利润的,比如扩张船队的最佳时间,其实就是80年代,因为这段时间,日本丶湾湾的造船公司,几乎都停工了。
眼下时间还早,暂时维持着现有规模就行了,认真的在货柜领域发展,也能促进货柜的需求,一举多得;
待二人走后,杨文东便带着长兴实业的魏泽涛,来到了葵涌,不远处,大量的货柜堆成了一座座小山,正准备着出海。
「香港的出口贸易,还真是不错啊。」杨文东也是很少看到这样的场景。
魏泽涛回道:「是的,最近半年,海外经济逐步从石油危机中恢复过来,海外的订单也逐渐增加,香港的工厂也忙起来了,我们的货柜码头,自然也忙,连我手上的货柜柜子,也开始来不及生产,现在都准备建第四个分厂了。」
杨文东点点头道:「嗯,货柜的生意要好好掌控住,这个市场未来几乎是无限大的,全球贸易的根基,就是需要货柜,只要这一点你做好了,那长兴实业就凭藉这一个项目,就能成为全球级别的大公司。」
魏泽涛也同意道:「是的,我们集团如今很多的产品都快要专利到期了,便利贴丶拉杆箱丶粘钩这些,基本上都是要与全球很多公司进行竞争了。」
「嗯,专利有效期的确比不了版权啊。」杨文东也都觉得颇为可惜,道:「不过我们已经有了规模与渠道优势,就算不能垄断了,也可以继续掌控一定的市场;
不过未来长兴实业的核心,还是要认真的做好供应链,只要这一块做强了,那终端产品成本也低,还有我们也可以给其他人供货。」
早年长兴实业起家是靠着杨文东的一些前世小创意,但这种创意数量本身就不多,且能够做到规模很大的也很少,到了60年代末,基本上就没什麽新玩意了;
长兴实业的发展规划,也从创意型转向专业规模化发展,分别在造纸丶纸制品丶塑料制品丶胶水丶货柜等领域发展,这些虽然都不算什麽高科技,但市场需求量足够,有着无限的可能,特别是货柜,如今也才刚刚开始发展没多久,离全球市场供过于求还早着呢。
「明白。」魏泽涛继续说道:「塑料制品这一块,我们在东南亚已经算是最大一家了,您早先投资的台塑已经成为亚洲第一大塑料生产商,配合起来成本绝对能够控制到最低,所以拉杆箱等塑料产品,我们的成本还是很低的。
造纸这一块,我们在马来丶湾湾丶新加坡的工厂也充分利用了当地的林业资源,特别是马来西亚,造纸业的规模在亚洲也能排的上号了,欧美的采购量也越来越高,我也准备继续在马来投资新的造纸厂,扩大生产规模;
唯独货柜这一块,虽然我们的需求量也很高,但问题就在于香港没有炼钢产业,我们的钢锭都是从海外进口的,这一块的成本始终压不下去,也还好现在货柜需求量大,加上香港人工便宜丶位置好,才暂时没什麽影响,但长期来看,这个问题还是需要重视的。」
「钢铁?我记得香港也有几家钢铁厂的吧?」杨文东问道。
前世内地,很多人都感觉钢铁很便宜,一些钢制品也不贵,但这些,其实是全球第一大工业国内部的成果;一年十亿吨以上的钢铁产量,让钢铁成为了白菜价。
可在这个时代,钢铁的价格还是很贵的,钢厂,仍然是暴利行业,也是很多发达国家的核心产业。
也就是说,买来的钢材,与实际成本差距极大,这跟前世的内地是完全不一样的。
魏泽涛摇头道:「这些小钢厂,都是做废钢回收再冶炼的,质量不行,别说我们货柜,就是香港的一些制造业与建筑行业主体钢筋,都用不了这种钢材,这些钢材只能用于一些建筑边角料。」
杨文东听完后又问道:「你不会是想在香港建一条钢铁生产线吧?炼钢?」
魏泽涛摇头道:「不是在香港,而是在湾湾,香港缺水丶有时候还缺电,炼钢是肯定不行的,但湾湾可以,我们可以在湾湾建一个小型钢铁厂,然后自己做出来钢锭,再运到香港,这样一来,成本必然能降低很多;
本身我们集团内部,货柜一年就十几万产量,算上废弃材料,一年就需要四五十万吨钢铁,香港内部的其他产业也需要足够的钢铁,这些总需求量就是百万吨了,建个钢厂足够了。」
「建筑行业的钢材主要是在国内生产吧?」杨文东又问道。
「对,主要是华润提供的,杨生是不想与国内竞争?」魏泽涛小心问道,这个话题的确比较敏感。
杨文东摇摇头道:「那倒不是,只是先了解一下,湾湾那边你派人去考察了没?」
魏泽涛道:「已经去过了,我觉得在高雄市就不错,高雄本身就有湾湾自己的大型钢铁厂,各种配套都有,附近还有钢厂,需求量也大,港口也比较完善;
如果我们的钢厂建在那里,那以后运输都不需要专业轮船,跟屈臣氏一样,专门有一辆几千吨的小船,来回跑就行,那这运输成本都能降低不少了。」
「投资一座钢厂,这成本可不低啊,预算多少?」杨文东接着问道;
这个时代钢厂还是技术含量特别高的,看前世内地投资宝钢花了80亿美元,就足以说明了,虽然这里面也有一些其他因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