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47章 高功(2 / 2)

加入书签

他的脸色是比以前红润了,可赵怀安看着却觉得有点不正常,但也说不上来。

不过这会,他还是先一把扶着老领导,一边奉承道:

「我赵大是真该死啊,让使相屈尊降纤,还要下来见咱。哎,应该是咱带着众兄弟上船拜谒使相呀!」

高摆摆手,扫了一眼高身后的小百名军将武土,不住点头,拍了拍赵怀安的手臂,感叹道:

「赵大,你保义军现在也是兵强马壮了啊!魔下都是豪杰丶好汉,真羡煞我啊!」

赵怀安当然也奉承过去,他扫了一眼高身后的军将,在其中,他赫然看到了自己的大兄鲜于岳,还有宋远丶任通他们,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眼熟的突将。

对大兄点了点头,然后他就又看到高的左右腰子,张和梁。

二人对自己点了点头,张没多热切,而梁则是多点了一个头。

然后两人身后的就是一些老熟人,韩问丶陈珙丶冯绶丶董瑾丶俞公楚丶姚归礼丶王重任丶石鳄丶申及丶张雄这些人。

还有一些高氏子弟,其中光高的儿子都来了十来个,这些他都在长安的时候见过,此外就是高杰丶高霸这些从弟。

不得不说,他们老高家是人丁兴旺啊,人才也多。

当然,其中大半功劳都出在老高身上,就这一人就生了五十二个儿子,其中成年的都有四十八个,而女儿就更不用说了,不过最疼爱的还是他的小女儿。

这老高真是吾辈楷模。

老前辈的能耐且有的小赵学着呢!

不过他也看到了队伍中一些陌生人,其中两个最有气势,周边也以他们为中心站了一群武士。

但更加让赵怀安上心的却是三个道士打扮的人,这三人倒是好相貌,仙风道骨的,不晓得老高从哪里请来的活神仙。

因为对老高神异的事已经晓得很多了,赵怀安也不敢轻言说人家迷信,没准人家也是有真东西呢?

就和自己在长安收的那个看天象的李袭吉,人家就是真有东西,刚来光州就改进了历法,准得不行!

那小子还说九月有日食,现在就等九月看看,到时候就能验验真假。

不过就算这小子这次没算准也不碍事,反正在赵大心里,这是个大才,而且是直接超越任何军将的高端大才。

所以赵怀安这会看到高身后的三个道士,也做此想,以为老高也招揽到一些奇人异士。

而那边,三个道士看到赵怀安的扫来的目光后,也笑着行了礼。

除了这三个道士之外,还有五个看着就豪气的大豪商,其中两个还是粟特人,不晓得这五个豪商怎麽跟看高上任的。

此时赵怀安还没意识到这五人出现在这里的严重性,这会还给这些人点头呢,还给高驴恭维道:

「使相才叫得人,我看天下奇士都要尽入使相毅中啊!人才济济,人才济济啊!」

可赵怀安说万这话后,却发现张在那不屑撇嘴,心里就不高兴了。

不是,你张谄媚的时候不比咱赵大还谄媚?我以前不挑你理,现在就对咱赵大撇嘴了?

这对吗?

但旁边的高听了赵怀安的话后,却高兴地哈哈大笑,他拍了拍赵怀安,然后先将后面两位看看就贵的两将介绍他:

「这两位一个是右龙武大将军宋皓,一位是左武卫将军刘秉仁,两人都是田中尉给咱派的左右手,后面浙东平叛和草军对战,都需要仰仗二人呢!」

赵怀安一听这话就懂了,合着这两人是田令孜派来的人啊。

这个田令孜是真的什麽都要插一手,西川都已经是他自留地了,朝廷也是他一言堂现在连淮南他也要插两个棋子。

不过赵怀安虽然觉得腻歪,但又和他关系不大,真难受也是高难受啊!

嘿嘿,得这样给老高上上眼药。

不然这老高空下来,指不定就琢磨自己了。

其实赵怀安对于和高的关系是有一个很清晰的认识的。

其实日后的宋太祖一句话就将权力的本质给道出了,那就是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酣睡?

他的保义军节度使和淮南节度使靠得太近了,近到互相都能闻到对方的鼻息。

现在草军势大,他和高还能有一个蜜月期。

另外一点是,现在高还是东面诸道都统,所以本身也是赵怀安的上司,所以他还能对他赵大存在心理优势。

可赵怀安却不是个没出息的,他以前给高做手下,现在还给高做手下,难道以后还给老高做手下?

那真是这样,自己岂不是白创业这麽久了?

所以赵怀安很清楚,随着他在江淮地区丶江南地区开始拓展势力,他必然要和高直接发生冲突。

到时候如何处理这些事情,就需要赵怀安的智慧了。

所以此刻看到高这边还有两个田令孜的钉子,赵怀安那叫一个高兴。

他这边恭恭敬敬给两位神策大将行礼,那边高好像没什麽反应,又开始介绍了后面三个道士,这一次他语气恭敬太多了。

高对赵怀安道:

「此三人是我在颍州遇到的三个异人,皆有大跟脚,大功德。」

「你随我一起呼『溪真君』丶『赤松子』丶『葛将军』也。」

赵怀安憎憎的,不晓得这三人何方神圣,便也从高驿说的,口呼此三人法号。

但那边三名道士却不敢托大,恭恭敬敬给赵怀安行礼:

「山人吕用之丶张守一丶诸葛殷见过节帅。」

不得不说,三人卖相好,说话也恭敬好听,让赵大直以为这三人也是和老道士朴散子一样领了度碟的人物,下意识问了句:

「三位仙长既通玄理,想必也是领了朝廷度丶受传法的有道之士?不知三位是在哪一年受的篆,又承哪一脉法统?」

赵怀安这话问得自然,语气里带着几分对「有道之人」的敬重。

毕竟此幕府中朴散子,便是持有度丶传承清净法脉的真道土,做起科仪来,那是一个专业。

他见吕用之三人举止端方丶言语谦和,便默认他们也有这般履历。

吕用之三人闻言,神色微滞,随即又恢复了恭敬模样。

吕用之上前半步,拱手答道:

「节帅谬赞。我三人虽潜心修道,却未曾有幸得朝廷颁赐度,受篆之事亦未敢妄求,只因早年隐居深山,专研符篆丶炼丹之术,鲜少与官府打交道,故而未循这官方仪轨。」

张守一在旁补充道:

「我三人所修,多承民间符篆一脉,研习驱邪丶祈福之术,虽无明确法脉名号,却也是遵循『道生一丶一生二』的根本法理,不敢偏离正途。」

诸葛殷也躬身笑道:

「节帅若问修道根基,我三人倒可坦言。吕兄精于『五雷符篆」,能呼风唤雨以济农事;张兄擅『奇门遁申」,可辨方位丶断吉凶;某则略通『丹道』,能炼些强身健体的丹药。」

「我三人虽无度丶法脉之名,却也愿以微末道行,为使相护佑一道安宁,为百姓消灾解难。」

说着三人齐唱「无量天尊」只一副有道高功的样子。

赵怀安也不懂这些,连忙回礼,吹捧「高义」二字。

那边张丶梁等一干人自不用介绍,而那五个大豪商高也没有要介绍的样子。

他拍了拍赵怀安,对他道:

「行了,先去寿州吧,我在你这休息一日,明日我就要回淮南了。」

然后高就意有所指,笑着对赵怀安道:

「想必你也有很多事要和本公说吧!不然你能这个天在渡口等我这老汉?」

看着赵怀安微微发窘的脸色,高哈哈大笑。

不得不说,和赵大在一起,高的确越发爱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