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39章 世事有波澜(2 / 2)

加入书签

张岱自知严挺之不会无缘无故提起此节,闻言后当即便又连忙问道。

严挺之闻言后便又摇头说道:「确凿的风声倒是没有,但端倪则依稀可见。我去职后,门下事务则暂由韩朝宗判处,他与考功苗晋卿系出同门,并有传言说崔散骑欲谋今岁考课使,以为其拜相之阶,届时考课形势将会非常严峻。

你那些同年并不像你身居京畿丶并有亲长招抚,他们各自苦学举业丶总算解褐出仕,治事一方,若因我而遭遇吹毛求疵的审评,致使官路蹉跎丶意志消磨,则着实可惜。」

所以说为什麽朝廷当中这麽热衷于人事斗争?因为一时的胜负并不代表永恒,这是一场你只要不退出丶那就必须要一直进行下去的博弈!

过去两年他们确是形势大好,有宰相杜暹做带头大哥,又有严挺之这个座师坐镇要司加以照拂,可以说想要什麽就能得到什麽。

张岱同年们虽然没有参加制举,但也都无需守选便悉数解褐,这就是朝中有人好做官。

可是如今严挺之被贬出朝,宰相杜暹自身难保。左散骑常侍崔沔也隶属门下,他在此时争取考课使,那就是为了将杜暹排挤出局。

与严挺之一同担任给事中的还有韩朝宗,也就是李白所言「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的那位韩荆州。

严挺之这样的性格,若非志趣相投之人,也很难与同僚和睦相处,无论与前同僚丶曾同任考功员外郎的苗晋卿,还是与如今同任给事中的韩朝宗关系都马马虎虎。

而韩丶苗二人,则都是曾受前宰相张嘉贞所欣赏拔擢者,故而言此两人出于同门。

奇妙的缘分不止于此,大唐官员考课规定,以吏部考功郎中丶考功员外郎判京官丶外官考,以中书舍人丶给事中监京官丶外官考,以京官位望高者两人充考课使,校京官丶外官考!

换言之,今年的内外官考课,他们有可能被对手直接打一个从上到下的贯穿伤!

甚至张岱和他这些同年们都算不上是什麽对手,他们只是没有资格上桌的小虾米罢了,真要判丶监丶校三个环节都被对方拿到了手里,直接一把就把他们搂草打兔子的摁倒,都不带哼哼的!

所以说严挺之也很担心他所赏识拔擢的门生们受到自己的牵连,而张岱对这「美好」的画面也不敢想像。

虽然在仕途上,他担任京官而且还兼任左拾遗这种重要的近侍官,倒是不怎麽担心这种恶意的打压,反倒旁人要担心他会不会告刁状。

可如果他这些同年被清扫乾净,也会对他在河南的各种人事布置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到时候不要说随随便便拿出几万贯来在长安买宅子,那些汴州飞钱所涉的商户丶聚集在织坊中数万名妇孺,以及南霁云等上千名漕运船丁,恐怕都将一哄而散丶造成巨大的社会问题。

正当两人相顾沉默的时候,突然一个虎头虎脑的娃娃从外冲进来,望着严挺之大声道:「阿耶还在这里会客,我母往车上装物,这便要走了!」

「她要走便走!门下给事中是她夫主,登州刺史难道就不是了?当年她便知我秉性,今来怨谁?严挺之一身骨气,岂会为此趋炎附势的妇人屈折!」

严挺之听到这话后,当即便又一脸怒色的说道。

张岱闻听此言,才算是明白之前刚刚入门的时候为何会是那种气氛,原来两口子因为贬官的事吵架了,这会儿还闹着要离家出走呢!

清官难断家务事,他向来不会对旁人家事多作置喙插手,当然圣人家事例外,那里边有大功名!

于是他便站起身来说道:「座主放心罢,我一定去信告诫诸位同年,让他们谨慎小心。」

「宗之你且留步!」

严挺之却又抬手唤住了他,旋即便起身下堂将那年岁不大的娃娃拉过来,一脚撂趴在地上,然后摁着儿子的头咚咚给张岱磕了几个,并又沉声道:「认清楚这位翩翩公子,这是你张师兄,日后要如敬重父执一般敬重他!」

「张丶张师兄……」

这小子被摔了一跤又撞了几下头,吃痛下便啜泣起来,等他老子一松手,捂着脸哇哇哭着跑出门去了。

「我此去不知几时归朝,此儿年少,难能同行。宗之你也见我家无贤妇主持,门中兄弟性多强直暴戾,不是能够妥善育儿之人。若是婚姻难续,恐怕要厚颜将此子寄养你处。」

严挺之又望着张岱,有些尴尬无奈的说道。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