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0414【白云黄鹤的地方】(2 / 2)
今年二月,《那年盛夏》终于在校内网丶海内网连载完毕。总点击量1300多万。
五月份,由字节跳动团队运作出版,这部小说已经卖了30多万册,而且还在继续热卖当中。有影视公司盯上了,目前正在谈影视版权。
另一本叫《我们的爱情》,从书名完全看不出来,这特麽居然是一部搞笑作品。整部小说结构非常松散,由各种各样的校园滑稽段子串成。
特别适合改编为校园情景喜剧,又或者是早期的网络自制喜剧!
《我们的爱情》陈贵良不打算卖,他让字节从作者手里买断了版权。打算今后搞网络自制喜剧。
字节跳动甚至运作出版了一本IT类书籍,由海内网几个IT博主的博客内容汇编而成。销量还不错,卖了将近10万册。
你永远不知道字节跳动还搞了什麽出来。
比如北大那位游戏大神,其作品《三国杀王者之路》,就是交给字节运作出版的。居然卖了3万多册……
「老张,你终于来了,错过看日食啊!」陈贵良哈哈笑道。
老张,叫张风桦。东北人,据说他出生的时候,他妈正在桦树林里捡柴。一阵风吹来,羊水就破了。
张风桦以前在北大BBS做版主,高校BBS实名制以后,他就辞职跑来字节跳动做兼职。毕业之后正式加入字节,负责挑选各种各样的博文和小说,接着又学着运作版权。
两人来到宾馆一间休息室。
张风桦说道:「现在内容越来越多,我们自己搞出版公司吧,用不着再继续跟李寻欢合作。他那一套,我已经学得差不多,发行渠道也摸清楚了。」
「哈哈,你倒是会偷师。」陈贵良笑道。
张风桦说:「这次你搞非虚构文学,我实在是看不明白。这东西属于纯文学范畴,而且是国内没人写的纯文学。小众当中的小众,完全没有商业价值。」
陈贵良道:「你喜欢玩《三国杀》,就帮着发行《三国杀王者之路》。我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来啊。」
「《三国杀王者之路》好歹卖了三万多册。」张风桦说。
陈贵良无语道:「那是因为把GG打到了《三国杀》游戏里。妈的,那本书我们一分钱都没赚到。」
「哈哈。」张风桦尴尬一笑。
非虚构文学,起源于几十年前美国的《冷血》。它涵盖纪实类文学,但又不仅仅如此。
包括陈贵良版本的《明朝那些事儿》,严格来说也属于历史类非虚构文学。
明年初,《人民文学》就会大力推广非虚构文学作品,在中国主流文坛引起极大的轰动。
陈贵良看着现在乱糟糟的环境,总觉得自己应该做点什麽。
……
翌日,作家论坛正式举行。
胡玮时客串主持人。
赵长田先做开场致辞,接着陈贵良以赞助商身份发言。
「感谢各位老师,能赏脸来参加这次活动。去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十周年庆典,我也收到了邀请,但当时确实走不开。这次补救一下,顺便宣传宣传微博,有兴趣的老师可以注册一下……」
「另外呢,就是字节跳动打算搞一个非虚构文学奖项……前几年,中国主流文坛流行底层写作,展现农民丶农民工丶城市贫民的悲惨生活。优秀作品很多,但瞎编乱造的也不少,这两年好像已经开始反思了……」
「反思什麽?反思作家们,一个个在城市里吹着空调,有什麽资格为农民丶农民工丶城市贫民代言?小说里的那些情节,又是不是瞎编的?」
「有人自称在农村采风,去工地采访。但说实话,他们笔下的农村,仿佛还停留在80年代。一眼就能看出来是假的,估计已经二十年没去过农村了……」
「真正到了农村你会发现,这几年城镇化非常快。甚至在许多省份的农村,根本不会发生争抢土地的事情。你家的土地抛荒,送给别人都懒得种……」
「我上次看一部底层写作的小说,围绕着川蜀农村争地打架展开。这不是扯淡吗?」
「社会在发展,尤其是年轻一代已经长大。在大城市拿一两千工资的大学毕业生,算不算底层?他们未来很有可能成为中国社会的底层主流。需不需要反映他们生活的文学作品?」
「在场有许多青春小说作家,其中不乏有想要朝主流文坛靠拢的。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契机。即写一部反映年轻人真实生活的非虚构文学,展现当代年轻打工人的梦想丶追求与困境……」
当陈贵良宣布一等奖200万,并且由字节帮忙宣传运作时,已经有人听得两眼冒光了。
从新概念作文大赛走出的年轻作家,韩韩丶郭小四之类的反而属于少数派,只不过市场选择了他们,所以作品卖得非常火。
更多的年轻作家,其实非常有野心,但他们就是火不起来!
现在,陈贵良为他们搭建了平台。
陈贵良继续说道:「我已经通过王檬老师,跟《人民文学》达成合作。优秀的非虚构文学作品,可以先在《人民文学》连载,杂志发行一周以后放在海内网连载。特别受欢迎的作品,不但可以出版,还有机会影视化……」
舆论高地,你不去占领,别人就会占领。
陈贵良恐怕占领不了高地,但他愿意推出更多正常一些的小说。
估计赚不了什麽钱,只要不赔本就好。
(本章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