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4章 进士气象(2 / 2)

加入书签

陆北顾心中有些激动,不过他深知这进步,九成九要归功于眼前这位老师。

宋庠不仅提供源源不断的时政邸报作为模拟题,更以其数十载沉浮于中枢的为政经验,将每一项新政旧制,每一件朝堂风云背后的脉络丶关窍丶利害丶人心,都掰开揉碎,点透讲透。

这种站在权力中枢俯瞰全局的视野和洞悉世情的智慧,是太学里那些皓首穷经的教授们,无论如何也教不出来的。

「接下来的教学便不能以时务策为主了,礼部省试迫在眉睫,只剩八十几日,时间颇为吃紧。」

陆北顾神色一凛。

「重心需转向论题。」宋庠定下调子,「论题更重义理阐发丶经典援引丶文辞锤炼,与你所长之时务策,路数不同。」

「不过时务策亦不能全然丢开,免得到时手生,须得并行不悖。」

宋庠略作沉吟,提笔在一张素笺上写了几行字,墨迹淋漓。

写罢,他将纸递与陆北顾。

「国子监新近补了一位四门助教,名为宋堂,与你同是蜀人。」

宋庠介绍道:「此人专擅时务策,着有《蒙书》数十篇,以及《春秋新意》丶《七蠹》丶《西北民言》等书,在开封士林中颇有几分清望。此次翰林学士赵槩与老夫联名举荐,官家特旨擢用,虽是布衣之身,却得以入国子监任教。」

陆北顾看着纸上的信息,心中一动。

国子监?那地方的名声他早有耳闻,监生们大多心思不在学业上,学风涣散,据说授课的博士丶助教常常比来听讲的学生还多,堪称朝廷养士的一大「奇观」。

「你每日上午若无他事,便去国子监听他讲学。」

宋庠吩咐道:「既能温习时务策,亦可广见闻,国子监藏书楼亦可一用。」

「能名正言顺地去国子监『蹭课』,倒是个好机会。」陆北顾心中暗道。

他立刻想起前几日青松社集会,程颢曾热情邀请他同往国子监,拜会那位以《爱莲说》闻名丶现任国子监博士的周敦颐。

正好藉此机会,一并拜会。

对于能见到这位被程颢推崇备至,学问精深又性情高洁的前辈,陆北顾心中颇感期待。

「好了。」

宋庠不再多言,目光落在书架的经籍上:「现在,老夫便与你细讲这省试论题,当如何破题丶立意丶援引丶行文,又如何在这里出彩。」

他随手翻开一页,正是《孟子·公孙丑上》。

「便从这『浩然之气』说起吧」

书房内,陆北顾开始了新的征途,距离省试虽然时间越来越紧迫,但他在州试后处于新的瓶颈期的实力,也在宋庠的不断教导下,开始有了爆发式突破的迹象。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